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仪礼注释最新章节 > 第 34 章

第 34 章 免费阅读

第二天,主宾穿着朝服到主国国君的大门外拜谢赏赐,拜谢食礼和酬礼,都是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主国掌管迎候接待的官听凭主宾行拜礼。

如果来聘问的是上大夫,食礼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和腊物都是二个俎,鱼、肠胃、纹理精细的猪肋条ròu的数目因官爵不同而不同,或者九,或者十一。下大夫或者是七,或者是九,美味食物东西向排列,不超过四列。上大夫,美味食物二十(东西四行,南北五行)。

比下大夫多加四豆,用的是雉、兔、鹑、■。

如果国君不能亲自主持食礼,就派大夫各按爵位穿朝服把食礼的酬谢礼物送上。腌菜、ròu酱等放在瓦器里,陈放在楹柱外,两两并列,往北陈放,黍稷饭等放在筐里,陈放在楹柱内,在两楹柱间,两两并列,往南陈放。美味食物放在碑的北边,庭实陈放在碑的南边。牛、羊、豕陈放在门内西边,以东为上位。主宾穿朝服接受,如接受饔的礼仪。没有摈。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国君大门外拜谢国君的赏赐。接待的人听凭他拜谢。

主国大夫用食礼招待主宾,自己亲自通知,邀请。在大门外迎接主宾,为主宾到来行拜礼,都如食礼一样行拜礼。大夫下堂洗手,接过酱、ròu羹汁,酬谢的礼物——束锦,都是由东阶下堂接受。授者登上一级台阶,主宾停止不动。主宾拿着粱米饭和ròu羹汁,到西墙的前端。主人辞谢,主宾返回席位。主宾卷起加席,主人辞谢,主宾按原样摆设加席。

主宾辞谢主人的礼的礼物,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主宾接受束锦,再拜稽首。主人送上束锦也是再拜稽首。主宾向主人辞谢,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食礼结束,大夫在西墙前端撤去食物。主宾面朝东两次行拜礼,下堂出门。其他都如同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大夫的礼仪。

如果大夫不能亲自主持食礼,那么,国君就派爵位相同的大夫穿朝服把礼物送上。主宾在堂上接受礼物,没有摈。

[记]不在行食礼的前一天斋戒。行食礼告诉主宾后不再召请。不为主宾授几,东阶上没有席位。在门外东边烹煮食物。司宫准备几和一丈六尺长的蒲草编的筵,筵用墨色布作边,筵上加八尺长的细苇编的席,席用黑色帛作边,筵、席都从末端卷起。宰夫铺设筵席,出自东房,主宾乘坐的车,在大门外的西边,主宾就位时面朝北站立。盛羹的小鼎中放的菜,牛ròu羹放豆叶,羊ròu羹放苦荼,猪ròu羹放薇菜,都有调味的佐料。

佐助的洗手,随俎登堂。盛稻粱的簠,有盖子和遮盖子的巾。凡吃烤ròu的,都不用酱。上大夫,蒲草编的筵,上边加上细苇编的席,筵、席的边饰和下大夫筵、席的边饰相同。卿充当上摈,在堂下诏礼。堂上佐助的人由下大夫充当。上大夫,有各种美味食用,宰夫又进献清酒、浆饮,上大夫饮清酒、浆饮时也可吃美味食物。上大夫拜谢食礼和酬谢的礼物,都是再拜稽首。

觐礼第十

【题解】

《觐礼》记述秋天诸侯晋见天子的礼仪。篇中首先对诸侯前来,天子派人慰劳,赐诸侯馆舍的礼节仪式作了介绍,接着记述天子派人通知诸侯觐期,诸侯在庙门外接受次所的礼节。然后详细记述诸侯如何行觐礼,如何行三享,如何请罪诸礼节仪式,然后,对天子赐诸侯车服,天子对诸侯的称谓,天子待诸侯的礼节,天子会同、巡守的礼节做了详细介绍。关于篇名,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秋见曰觐。”引郑目録:“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曰觐。”《周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春朝是图谋天下事,秋觐是比邦国之功,夏宗是陈天下之谟,冬遇是协诸侯之虑。春、夏、冬三礼已亡。觐礼篇中记有诸侯向天子请罪之节,当是秋觐比功之意。所以,觐礼即是诸侯秋天进见天子的礼仪。觐礼在五礼中属宾礼。觐礼(1):至于郊(2),王使人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3),再拜。使者不答拜(4),遂执玉,三揖。至于阶,使者不让,先升。侯氏升听命,降,再拜稽首,遂升受玉。使者左还而立,侯氏还璧,使者受。侯氏降,再拜稽首,使者乃出。侯氏乃止使者,使者乃入。侯氏与之让升。侯氏先升,授几(5),侯氏拜送几。使者设几,答拜。侯氏用束帛、乘马傧使者,使者再拜受。侯氏再拜送币。使者降,以左骖出(6)。侯氏送于门外,再拜。侯氏遂从之。

天子赐舍。曰:“伯父,女顺命于王所(7)。赐伯父舍。”侯氏再拜稽首,傧之束帛、乘马。

天子使大夫戒,曰:“某日,伯父帅乃初事(8)。”侯氏再拜稽首。

诸侯前朝(9),皆受舍于朝。同姓西面北上(10),异姓东面北上(11)。

侯氏裨冕(12),释币于祢。乘墨车(13),载龙旂(14),弧■(15),乃朝以瑞玉有缫(16)。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天子衮冕(17),负斧依。啬夫承命(18),告于天子。天子曰:“非他,伯父实来(19),予一人嘉之(20)。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侯氏入门右,坐奠圭(21),再拜稽首。摈者谒(22)。侯氏坐取圭,升致命(23)。王受之玉。侯氏降,阶东北面再拜稽首(24)。摈者延之(25),曰:“升。”升成拜,乃出。

四享(26),皆束帛加璧,庭实难国所有。奉束帛,匹马卓上(27),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首。摈者曰:“予一人将受之。”

侯氏升致命。王抚玉。侯氏降自西阶,东面授宰币,西阶前再拜稽首,以马出,授人,九马随之。事毕。

乃右ròu袒于庙门之东。乃入门右,北面立,告听事(28)。摈者谒诸天子。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适门西(29),遂入门左,北面立。王劳之。再拜稽首。摈者延之,曰:“升。”升成拜,降出。

天子赐侯氏以车服(30)。迎于外门外,再拜。路先设(31),西上。

路下四(32),亚之(33)。重赐无数,在车南。诸公奉箧服,加命书于其上,升自西阶,东面。大史是右。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侯氏降,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升成拜。大史加书于服上,侯氏受。使者出(34)。侯氏送,再拜,傧使者,诸公赐服者,束帛、四马,傧大史亦如之。

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飨,礼(35),乃归。

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36),四门,壇十有二寻,深四尺(37),加方明于其上(38)。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上介皆奉其君之旂,置于宫,尚左。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四传摈,天子乘龙(39),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礼日于南门外,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40),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祭天,燔柴(41);祭山,丘陵,升;祭川,沈(42);祭地,瘗(43)。

[记]几,俟于东箱。

偏驾不入王门(44)。

奠圭于缫上。

【注释】

(1)觐:见。觐礼,诸侯秋天见天子之礼。

(2)郊:指近郊,离王城五十里。

(3)侯氏;指诸侯。

(4)使者:天子派的慰劳诸侯的人。

(5)几:安宾。用以表示崇敬优厚。

(6)左骖:骖,騑马。左骖,面向南以东为左,面向北以西为左。

(7)顺命:凡诸侯朝觐之礼,都是天子的命令,故称顺命。

(8)初:开始,从前。

(9)前朝:指觐日的前一天,朝即觐的意思。

(10)同姓:指王子母弟。因功出封,虽为侯伯,其画服犹如上公。

(11)异姓:指舅甥之国。与王有亲属关系。

(12)裨冕:衣裨衣而冠冕。裨,埤。为天子六服之一。诸侯也穿此服。

(13)墨车:不加彩绘的黑色车子。《周礼·表官·巾车》:“大夫乘墨车。”诸侯乘之,因入天子之国,车服不可与天子完全相同。

(14)旂:jiāo龙图饰的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