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古今中外知道点最新章节 > 第9节

第9节 免费阅读

廷以新的社会形态跨入中古时期,又存在了1000多年。而西罗马帝国受到日尔曼人的冲击,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就很快灭亡了。

公元408年,一支哥特人在他们的首领阿拉列的率领下,侵入意大利北部,向罗马挺进。不久,哥特人占领了罗马的港口奥斯提亚,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城内人口众多,立刻陷入饥荒,随后又爆发了瘟疫,死者众多。罗马元老院迫不得已派人去向阿拉列求和,献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0磅,绸料4000匹,皮革3000张,东方胡椒3000磅,又提交一些贵族做人质,才换取哥特人的解围,被允许到港口买粮。和平是短暂的。公元410年,阿拉列决定打进罗马城并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劫三天。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城里的罗马奴隶为攻城者打开了城门,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陷落了。三天三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c壮丽的宫室化成了焦土一片。哥特人是贪图罗马的财富才进攻罗马的。他们并不打算长期占领这座城市,当然更没有管理整个帝国的思想准备。在入城的第六天,他们就放弃了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推进,打算渡海远征西西里,再去非洲。但是阿拉列突然病死,使哥特人远渡的计划没有实现。后来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西南今天的西班牙北部,建立起西哥特王国。

这以后,在西罗马帝国广大的领土上,东哥特人c汪达尔人c法兰克人c勃艮人c盎格鲁撒克逊人陆续建立起一个个“蛮族”小王国。帝国的版图就象一片被蚕啃过的桑叶,四周都吃光了,中间也已经千疮百孔。那些“蛮族”小国就是今天欧洲一些国家的前身。

上一节回书目下一章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回书目下一节下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日耳曼人大迁徙1

作者:梁功平

原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较重要的是法兰克人c汪达尔人c伦巴德人c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日耳曼人东邻阿兰,南临罗马帝国,莱茵河和多瑙河大体成为他们和罗马的分界线。罗马帝国逐渐衰落之际,少数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成为雇佣兵c手工工人,或在庄园劳动。另一方面,日耳曼各部也和罗马进行过零星战争,互有胜负。然而,进入4世纪末,匈奴人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入侵却使日耳曼人如潮水般向罗马帝国境内涌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它绵延二百余年,规模宏大,波及大半个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在西罗马帝国的旧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书写了西欧历史的新篇章。

所有日耳曼人中,尤以哥特人为强。哥特人本身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哥特人分布在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哥特人则集中在多瑙河下游。西哥特人成了民族大迁徙的开路先锋。于4世纪下半叶开始西迁,后来经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的色雷斯避难。罗马官员趁机肆意役使和侮辱这些日耳曼人,最终迫使他们奋起反抗。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大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皇帝瓦伦斯本人也被打死。公元396年西哥特王阿拉里克攻陷雅典,大肆劫掠而去。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入侵意大利,410年又洗劫了罗马城,使这座圣城第一次被攻陷。随后占领了高卢南部阿基坦地区,以图卢兹作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其疆域包括卢瓦尔河以南的西南高卢和比利牛斯半岛的大片土地。

西哥特人南渡多瑙河后,东哥特人也强行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出身的罗马雇佣军将领奥多亚克在帕维亚举行兵变,废黜了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建立了奥多亚克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皇帝为避免东哥特人的进攻,挑唆东哥特将领狄奥多里克反对奥多亚克。公元489年,狄奥多里克率兵攻入意大利,3年激战后,占领几乎整个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施诡计杀死奥多亚克,以拉文那为首都建起东哥特王国。

406年罗马帝国撤除莱茵河边界守军后,汪达尔人联合苏维汇人和萨尔马特部落的阿兰人等,越莱茵河涌入高卢地区。他们又一路劫掠,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西班牙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区。罗马无力阻止,唯有承认他们为“同盟者”,驻守西班牙。但时隔不久,来自北方的西哥特人又夺取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使汪达尔人不得不退守半岛南端和西北一隅。

公元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该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442年,罗马终于承认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455年,该萨里克乘罗马混乱之机,率舰队渡海,攻陷罗马,纵兵焚掠两星期6月2日16日。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461年后,汪达尔人不断侵袭西西里和意大利,使罗马防不胜防。

上一章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日耳曼人大迁徙2

作者:梁功平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力图在西方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于533年派贝利撒留远征北非。汪达尔人被击败,迦太基陷落。汪达尔人残部又坚持了三年,534年汪达尔王国终于灭亡。拜占廷军队依靠曾被汪达尔人剥夺土地和财富的奴隶主和教士的支持,在北非重建行政机构,恢复罗马的统治。

5世纪初,当西哥特人盘锯高卢西南部时,高卢东南部为勃艮第人占领。勃艮第人以里昂为首都,建立了勃艮第王国。公元534年,勃艮第王国被法兰克王国吞并,但勃艮第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却长期保留下来。

在北方,法兰克人是最强大的部族,原居住于莱茵河中下游以北地区。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向罗马帝国侵袭c移民,逐渐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5世纪下半叶,法兰克诸部落中以萨利安法兰克人和利普利安法兰克人两支最为强大。486年,萨利安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克洛维率兵扫平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以苏瓦松为都,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496年,克洛维率三千亲兵在兰斯接受洗礼,皈依天主教。这一举动得到了教会和高卢罗马贵族的热烈称颂。罗马帝国灭亡后,失去靠山的罗马基督教会和罗马贵族急于在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中寻找新的政治支柱。但是当时帝国境内的日耳曼各族都信奉阿里乌派异端。宗教对立使他们敌视这些“蛮族”国家。克洛维率法兰克亲兵皈依天主教,使基督教会和罗马贵族的精神为之一振。克洛维也乘机把教会和罗马贵族的支持变为自己征服扩张的工具,把自己扮作天主教会的保护人和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公元500年,克洛维征服了勃艮第王国,507年又将西哥特人赶出了高卢,508年东罗马皇帝授予他执政官的称号。在克洛维去世前,法兰克已统一高卢大部分地区,并向莱茵河以东扩张,成为西欧蛮族王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原居北海之东的日德兰半岛,两部落语言风格相近,故合称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在公元5世纪渡海来到大不列颠岛。大不列颠岛原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在蛮族迁徙浪潮中,罗马政府自顾不暇,于407年撤回了最后一批驻军。这给了盎格鲁撒克逊人一个入主大不列颠的良机。不过征服的历程并不一帆风顺,有些不列颠人逃入西部或北部山区,长期坚持反抗斗争。西部形成威尔士,13世纪才被征服;北部形成英格兰,18世纪才纳入英国版图。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过程中,同当地的克尔特人以及后来的丹人c诺曼人等长期结合而形成英格兰民族。英格兰民族融合过程中,曾出现许多小国,各国互相争雄,战事频繁。后又经历了长达三百余年的“七国时代heptarchy”。公元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各王国,建立了英格兰王朝。

伦巴德人原居于易北河左岸,6世纪移居潘诺尼亚,后以雇佣兵身份替东罗马帝国效力。568年,伦巴德人在其首领阿尔波音率领下,入侵北意波河流域,定居立国,以拉文那为都。774年,终为法兰克的查理大帝所兼并。一般认为,法兰克人对意大利的侵袭是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最后一幕。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查理曼帝国的形成与分裂1

作者:梁功平

在日耳曼人大迁徙的浪潮中,萨利安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克洛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开始了墨洛温王朝得名于克洛维的祖父墨洛温,481752年的统治。

墨洛温王朝时的法兰克占有高卢大片土地,是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国内贵族也常常拥兵自重,掀起内战,导致国家分裂。达戈贝尔特在位时629639年,国土一度统一,政治稍显清明,局势也较为稳定。可是在他之后,墨洛温王朝的12位国王懒散成性,不视政事,被史家称为“懒王”,王权旁落的结果是宫相的坐大。

宫相最初是王宫的管家,只是国王的仆人。但因其地位显要,渐渐执掌机要,不仅控制内政,也成为军队的最高首领。678年,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战胜其他敌手,成为唯一的宫相。715年,丕平之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他拥立墨洛温家族的克罗泰尔四世作为傀儡,自己以宫相和奥斯特拉西亚公爵的身份掌握实权。执政以后,他率军打败了萨克森和阿拉伯人的入侵,提高了自己的威望。查理马特又积极推行采邑制度,改变了原有的无条件土地封授制度,领受国家爵位和封地采邑的大小领主必须以向查理效忠c服兵役为条件,而且所得的土地仅供本人享用,不得世袭。子孙若想继承,必须重新履行受封仪式,再次确认效忠关系。这一改革催生了骑士制度,增强了法兰克的军事力量,也为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打下了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