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最新章节 > 第26节

第26节 免费阅读

,形似竹篓,所以又有人叫这个婆罗浮屠为“爪哇佛篓”。锥体的顶端是一个大佛塔,直径约有10米,与一我国北京的妙应寺白塔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这座石塔每层都设有回廊,左右壁面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内容有佛传c本生事c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故事,一幅接一幅,好像一本绵延不绝叫人不忍释卷的连环画,不仅情节引人,就连形象也是那么逼真,更不用提它的雕刻技法有多么细腻动人了。全塔两千多面浮雕,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今天,婆罗浮屠是南半球上最著名的古迹,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道,合称为东方的四大古迹。

穆斯林的圣地麦加大清真寺

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中传说的人物,他被称为“安拉的至交”。传说,当时易卜拉欣的父亲及其族人都崇拜偶像,为了让他们转而信仰真主安拉,易卜拉欣请求真主显示使尸骨腐烂之物复活的神昭。真主让易卜拉欣捉来4只鸟,将他们一一肢解,然后分别放到4座山峰上去。真主要易卜拉欣大声呼唤,他大喊了几声,飞鸟的各部分便自动聚集起来恢复原形,鸟儿又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了。人们见了这一幕心里虽然受到震动,可回到家里,却仍然供奉着偶像。易卜拉欣很着急,就跑到神庙里把那些玉雕c木刻c泥塑的偶像全部打翻捣烂。族人都气得发狂,把他捉起来,用粗绳五花大绑将他全身上下捆得严严实实,然后在广场燃起一堆熊熊大火,把易卜拉欣扔进火里,让他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大火一下子就把绳索烧断了,而易卜拉欣却毫发未损,他从火堆里跳出来,继续宣扬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人们惊呆了,终于跟随易卜拉欣,虔诚地诵读着古兰经,信奉起真主安拉来。

“伊斯兰”意为“顺从”,而教徒“穆斯林”即为“顺从者”,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断增多,公元前18世纪,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梅尔监建了一座圣寺,以弘扬真主的法力和供人们朝觐礼拜,这就是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大清真寺。又称克尔白圣寺,这里禁止凶杀,抢劫c械斗等,故又称为禁寺。经过多个世纪的扩建和修警,它的总面积已由起初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禁寺有25道大门,道道精雕细刻;7座尖塔,座座高耸入云,它们由24米高的围墙连接。从围墙到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都用洁白的大理石铺砌,无论是白日的骄阳还是夜晚的水银灯都使禁寺显得庄严肃穆,气度不凡。

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内三根顶柱昂然挺立,其东北侧装有两扇金门,高3米,宽2米,离地约2米,用286公斤赤金精工铸成。圣殿又称天房,终年用从天降下的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这一传统已绵延1300多年。天房外东南角一米半高处的墙上,用银框镶嵌着一块长约30厘米的陨石,即有名的玄石,呈褐色,略带微红,被穆斯林视为神物,相传它还是易卜拉欣时的遗物。朝觐者过时针方向游转天房走过此石时,都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以示敬意。天房东面正对黑石处,有个四柱圆顶小阁,围以方形铜栅栏,阁中有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留下的脚印。

每年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世界各地虔诚的穆斯林都辛劳跋涉,干里迢迢来到麦加大清真寺朝圣,瞻仰真主真神和他们指点的圣地圣石。

乱世的净土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14世纪,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两个强盛的大国,一个是拜占庭帝国,一个就是土耳其帝国。为了扩张势力,他们征服了许多小国,最后他们之间展开了角逐。正在这时,拜占庭一帝国发生内让,土耳其军队乘机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挺进巴尔干半岛。不到半年时间拜占庭帝国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一带狭小地区。在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拜占庭的封建主们仍然只顾为自己争权夺利。有的甚至公开投降。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不甘做亡国奴,与敌人作着殊死的斗争。

土耳其军队远离本土,供给不足,而攻城又无进展,素丹穆罕默德二世伤透了脑筋,也没有什么办法。再过几天,粮草就有问题,怎不叫他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呢。

几天过去,战斗仍没有进展,反倒损失了不少的兵士。

这时,突然有一位士兵求见。

“吾皇万岁,我为攻城之事来见您。”

“什么,你有办法攻城”素丹穆罕默德二世半信半疑的看着他。

“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您想不想试一试。”

听这位士兵所讲攻城的谋略,素丹穆罕默德二世乐了。

于是,土耳其军队又组织了一次新的攻城战,但这一次与前几次不同,他们在大队士兵之前由那位士兵带领着一批扛着许多蜜蜂箱的养蜂人。

部队很快到达了君士坦丁堡城下,这些养蜂人立即把蜂箱扔上城头。委时间,成干上万只蜜蜂从摔开的蜂箱中铺天盖地飞出来,遇人便蜇,把守城的军民蜇得睁不开眼,一个个哇哇直叫,乱成一团,顷刻间便失去了守战的能力。土耳其军队一鼓作气发起猛攻,两个小时后就完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至此,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寿终正寝了。

为了报攻城之难,土耳其皇帝下令枪杀三日,城中的百姓死亡无数,金银财宝恣意抢夺而唯一没有动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或许是那宏伟的建筑征服了每个士兵,或许他们也要去寻找精神的寄托。土耳其把这座名城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把这座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现在的建筑大部分应该是6世纪查士了尼皇帝时代修建的。前后历时7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座世界建筑的珍品吧。

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它长61米,宽91米,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仟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一部分。平面组合的正中为正方形,边长326米,周长183米,宽76米的大石柱筑起拱圈。上承托四个半圈,以支托大圆顶。大圆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据说在里海中可以看得到它。旁附两个半圆顶,中殿是椭圆形。该段最初国施工匆忙,穹顶曾一度倒塌,修复时增加了扶壁。但后人仍可从中了解到,它的结构成就和匠师对结构受力的分析能力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其实最引人注目,还是其内部结构。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特别是中央大圆顶天明显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助之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所以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眼中便会出黑白交错的图案,使人产生宛如飘浮在空中一般的奇妙感受。怪不得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普洛开比乌斯曾说:“仿佛由天空的铁链悬系着。”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这些大理石分别从罗马,雅典,以弗等地运来,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是色镶金箔,地面用彩色碎石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绵石,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这样整个大厅就璀璨夺目,神奇非凡,使每一个圣教徒感受到宗教的神秘色彩。而墙身外抹灰泥,作黑白相间的条带,就像石与砖的掺合,使外形显得朴实典雅。

看到这宏伟的建筑,难怪查士丁尼走进教堂时禁不住喊道:“感谢上帝,挑选我来完成这宏伟的事业所罗门,我超过了你”

后来土耳其加建4个伊斯兰尖塔,内部换了一些装饰,它的名字便改为阿亚索菲亚,意为“神圣的智慧”。直到1935年这里改为军事博物馆名称又改回”圣索菲亚”。

缪斯的宫殿卢浮宫

“咦,这又是谁画的”

一天早上,西班牙著名画家穆律罗站在油画布前,一脸的疑惑,一脸的惊叹。原来,他好几次发现学生的画布上有未完成的作品,线条优美,轮廓清晰,笔触极富天才,然而就是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画的。穆律罗出神地凝视着画布上的圣母像,半晌,才喃喃地自语道:“实在太美了留画者一定是位大师级的人物。”转身时,他看到画室里的仆人,便问:“塞伯蒂斯,晚上谁在这儿画画,你知道吗”“嗯,不知道,先生。”年轻的仆人毕恭毕敬地回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