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最新章节 > 第19节

第19节 免费阅读

,后又进军缅甸,追杀明永历帝及其追随者。吴三桂驻滇后,大兴土木,扩建府邸,营造别墅,整天与爱妾陈圆圆及众歌女舞伎宴饮作乐,极欲穷奢。

据史料记载,在康熙撤藩1673年后,吴三桂不甘心自己的权利被剥夺,率兵造反,东出贵州,北上湖南称帝然而好梦不长,在他称帝不到五个月就一命呜呼,死于衡阳。

大观楼就是在清王朝平定吴三桂叛乱后,在昆明修建的。大观楼位于昆明西郊的大观公园内。园林初辟于明代,明黔国公沐氏镇守云南,曾在滇池训练水师,开辟花园,以供小憩。后有僧人在此建寺讲经。国初名:“近华浦”,清代从昆明城开挖运河至近华浦,逐渐繁华,成为昆明名胜。

大观公园内有水,有桥,有堤,有园莳兰圃c东园等,楼台亭榭,湖光波影,风光绮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观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观楼地址为一近似卵园形小岛,岛山筑长堤,堤内形成环洲池沼。大观楼建于岛内南端,使楼可外收湖山之胜,而内揽园林风光。楼对面有五间二层的“揽胜阁”,两层前后都有檐廊,可揽尽全园景色。楼阁之间有玲珑精致的“观稼堂”和“涌月亭”,配置假山幽径,竹树花草,成为静雅的园林中心。大观楼建筑为正方形三层亭阁式,攒尖黄琉璃瓦屋顶。雕饰装点适宜,造型爽洁轻举,与周围波光树影协调多致。登楼远眺,滇池美景尽收眼底。楼上有郭沫若亲笔提咏:“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巨笔如椽”的长联就悬挂在底层迎滇池的一面,每当明媚之日,游人熙来攘往,都要一睹为快。作者孙髯翁,清康熙时人,卒于乾隆年间,布衣终身,髯翁一生勤奋,著述甚多,可惜所著诗文多已失佚。

收复台湾的见证赤嵌楼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岛上建了不少便于他们殖民统治和镇压台湾同胞的城堡。赤嵌楼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开始时该城堡建得比较简单,只作为防御工事,到1653年,即台湾人民在民族英雄郭怀义的领导下展开轰轰烈烈反抗荷兰殖民者斗争的第二年,荷兰殖民者便将此工事改建成四方形的要塞。因为规模不大,人们多以“楼”来相称。中国人都叫它“赤嵌楼”c“番仔楼”或者“红毛楼”。改建后的赤嵌楼四平八稳,十分牢固。据记载,该楼用特别加工的砖砂砌成,坚硬异常;高楼耸立,居高临下,安装大炮,四周尽在控制之中。

荷兰殖民者以为他们有坚船利炮,有牢固险要的城堡就能永保他们在岛上为非作歹,剥夺欺压中国人民。1661年初,当郑成功率领的正义之师,中队在台江禾察港成功登陆后,即以主力围攻赤嵌楼。这时荷兰守将猫难实汀还大言不惭地夸口,说此城堡固若金汤,三年内中队都攻不进。

经过荷兰殖民者的多年苦心经营,城堡修建得异常坚固,加上地势险要,中队攻了数次都没攻入。使用火攻也不见效。在围攻过程中,台湾人民主动为我军送衣送水,提供粮饷解决了后勤给养问题。在中队围攻赤嵌楼城堡,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当地的台湾同胞又献计献策,使中队掌握了当地的水脉,切断了该城堡的水源,这样一来,大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得城堡内的殖民者惶惶不可终日。荷兰守将猫难实汀,眼看走投无路,只好于当年5月4日扯起白旗投降。从此,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并被用来镇压台湾人民的据点,赤嵌楼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怀中。

赤嵌楼位于台南市的成功路和永乐路之间,是台湾最重要的古迹之一。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荷兰殖民者据台时始建,楼起昔日普罗民遮城红砖高台地址上,是当时要塞之城内堡。1661年郑成功逐驱荷兰入侵者后改设政厅承天府于此,筑建宫殿,清光绪五年1879年又填城垒一部添建文昌阁c海神庙c五子词c逢壶书院等规模较大的中国传统结构之建筑物。

赤嵌楼楼阁宏壮,周围约140米,高约11米。楼房高低曲折玲珑,上楼梯环精致,栋梁坚固,经三百余年沧桑,巍然屹立。楼底层高丈余,有地下室,为古时之军械库,楼上有一口荷兰井,实为隧道,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荷人多自此逃至安平港而遁。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将此楼列为史迹,楼上陈列明清时期台湾史料c模型及标本,楼北侧置有许多古代石碑。现楼内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并没有奉把郑成功的专饲,信奉者的香火不绝。

赤嵌楼风光优美,气象万千。每当夕阳西照时,游人蜂拥而至,竞相观看这台湾八大胜景之一的“赤嵌夕照”。由于景色绝佳,人们无不为之神怡。

众神汇聚之地万仙楼

泰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美称,尊为五岳之首。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平定天下,统一中国,登泰山,巡视华夏。丞相李斯等为秦始皇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刻有封泰山碑。从此,泰山更是声名远扬,为人们所神往。

泰山名胜古迹到处可见,在泰山南麓有一造型精美的古老阁楼,叫万仙楼,其名称由来源远流长。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泰山苦练修身时,常常是废寝忘食,不知白天黑夜。一日,太阳当空,骄阳似火,天气异常炎热。练了整整一白昼的吕洞宾口渴难忍,出外觅水,来到路旁,见绿树丛中有一农舍,便上门前去讨碗水喝,这时屋内走出一位美丽女子,热情地为他沏茶倒水,吕氏接连喝了三大碗香浓可口的茶水,望着柔情的倩女,茶水也变成了美酒,吕洞宾心里早已醉了。两人很快掉入了爱河,

这位女子就是远近闻名的白牡丹,两人相爱,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名叫白氏郎。这件事情渐渐被人知道了,在众神仙的非议责难之下,吕洞宾被折去五百年道业,白牡丹也被赶下泰山,来到泰山以南徂徕的一座破庙安身。因孩子没有名正言顺的父亲,娘儿俩受尽了苦难和冷遇。所幸的是,那白氏郎长得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为母亲忧愁的心里,注入了丝丝温暖。母子俩相依为命,倒也平静。白氏郎长到十来岁,已是神通广大,当他得知母亲被众神仙逼下泰山的事后,立誓要为母亲报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告别了慈母,迎着朝阳,手提葫芦出发了。他要走遍天下,踏破庙宇,将天下的神仙都尽收葫芦中。一路上,他见庙就进,见神仙就收,也不知装进了多少神仙,他要把他们都压在泰山底下,为娘出气。

一天,他云游到泰山红门官北,迎面来了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交谈中方知是他娘日夜盼望的亲人;自己的父亲吕洞宾。白氏郎大吃一惊,忙跪倒在父亲面前,慌乱中手里的葫芦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碎。众多神仙连滚带爬,纷纷逃之夭夭。因而泰山的神仙是又多又全,有神山之称。后来,人们在白氏郎葫芦落地的地方修楼建阁,取名“万仙楼”。

万仙楼是泰山上的一座名楼,它建筑雄伟,结构平稳,为二层楼砖木结构,高约20米。楼外古树浓郁,景色信人。万仙楼创建于唐朝,后经多次修建,方成现在的格局。该楼布局紧凑,建筑精美,富有民族风格。

英雄除霸的纪念碑狮子楼

提起打虎英雄武松是无人不知,没人不晓,就连那打虎所在地,景阳岗因此也远近闻名,当年武松连喝十八大碗的“透瓶香”也行销国内外。其实打虎英雄,除霸更豪杰。当年武斗西门庆的所在地,狮子楼仍在,并以它的雄姿,向人们述说着一个慷慨激昂的故事。

狮子楼始建于北宋末,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中心,十字街口,座西朝东,楼高两层。

关于楼的来历,当他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古时,当地有一个恶霸叫西门庆,他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家有妻妾,还常抢霸民女,但凡见有几分姿色的妇女都想占为己有。他家后花园有座鸳鸯楼,就是他蹂躏妇女的地方。一次他强抢“怀德堂”店主赵润春之女赵秀姑,当场杀死店主,就在阁上逼婚,秀姑为报杀父之仇,用酒把西门庆灌醉,反锁房门,放火烧阁。然后自尽。西门庆被家人从烈火中抢救出来,惊吓成病,闭眼就恍惚看见赵氏父女向他索命。于是,家人慌忙请来一游方和尚设坛驱鬼,和尚说必须重建一楼,在楼前雕刻上红眼披鬃,龇牙咧嘴的石狮子压邪镇鬼,方能平安无事。西门庆依言新建一楼,便取名为“狮子楼”。

旧小说中有一段武松到狮子楼报仇的精彩而扣人心弦的描写:武松桃开帘子,钻将入来,把那妇人头往西门庆脸上掼将来。西门庆认得武松,吃了一惊,叫声:“哎呀”便跳在凳子上面,一只脚跨上窗槛,要寻走路,见下面是街,跳不下去,心里正慌。武松已跳在桌子上,西见来得凶,便把手虚指一指,早飞起右脚来,武松只顾奔入去,见他脚起,略闪一闪,恰好那脚正踢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将起来直落下街心里去了。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右手虚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窝里打来。却被武松避躲闪过,就势里从胁下钻入来,左手带住头,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早抓住西门庆左脚,叫声:“下去”那西门庆怎当武松勇力,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武松也站出窗子外,纵身往下一跳,跳在街上,先抢了那口刀在手里,看西门庆已自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只把眼来动。武松按住,只一刀,割下西门庆的头来

至今人们都在议论:那游方和尚指点西门庆营造狮子楼。然而,事情的发展也真有意思,西门庆为保命营造了狮子楼,到头来却仍毙命于此楼。这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