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最新章节 > 第18节

第18节 免费阅读

它的雏形,扶桑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传说虽然诡异怪诞,靠人们想象而流传的成分不少,但近年来,的确有不少日本人前往山东寻根,不知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它的真实性。

蓬莱阁建于北宋嘉祐年间,经过明朝重建和清代重建,更加显得宏伟壮观。阁前松柏苍翠,繁花似锦,青绿之中隐隐现出丹增碧瓦,令人心旷神怡。蓬莱阁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包括吕祖殿c三清殿c蓬莱阁c天后宫c龙王宫和弥陀寺共六大建筑,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有韵有致,构成了一个布局巧妙,风格独具而浑然天成的古建筑群。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清书法家铁保手书的金字匾额,给人以浑厚凝重之中不失明媚亮丽的感觉。登阁环顾,神山秀水尽收眼底。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一年四季景色有异,就连一日之间也变幻无穷,清晨,在观澜亭看红日初升,霞光万道,蔚为壮观;黄昏,漫步阁下赏晚潮万顷,富有诗情画意。世传蓬莱有十处仙景。“海市蜃楼”为一奇观,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市出现,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峦,或奇峰突起,或琼楼迭现,时分时聚,缥缈难测,不由人不心醉神迷。千百年来,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虽然大饱眼神的人不过十之一二,却留存了观海述景的题刻二百余石。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为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道劲有力的鲜红大字。

虚幻的琼楼玉宇为古老的“蓬莱仙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如今,整修一新的古阁又焕发出炫目的光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游人,激发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凤凰描绘的彩图五风楼和

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有儿子二十一人,其中以第四子朱棣最聪慧。朱棣从小就机灵过人,悟性极高,颇受老皇偏爱,特意为他找了位才学出众的太学士作老师。而且四太子又聪明好学,遇到难题,只要稍加指点,便能解开迷津,因而深得老师欢心,太学士恨不得将自己满腹经伦全教给这未来的国君。

一日,忙碌了整整一上午的四太子,在鲜花丛中的亭子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恍惚中,他看见蓝天上,飞来了五只明亮耀眼的金凤凰,伴随着七彩云霞,从北至南,在太空遨游飞翔,半个时辰后,金凤凰又顺原路翩然而去。神奇的是,在它们飞过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宫殿金碧辉煌,彩云缭绕。醒来方知是梦,然而梦中宫殿仍清晰可忆。他将此梦告诉老师,老师听后,环顾左右细声告诉他:“恭喜,你将来定会成为天子,只是不可将此梦告诉他人。”

后来四太子被封为燕王,居守北京,担负着看管朱家王朝北大门的重任。这时他听从老师的话,网络人才,培植亲信,并建立了一支唯他马首是瞻的私人武装,羽翼日渐丰满起来。老皇死后,他通过靖康之役从侄儿手中夺得皇位。得天下后,便按过去梦中的图景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皇宫。经十万余人十几年的辛苦劳动,终于在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宫城,称为“紫禁城”,今又名“故宫”。而城的正门午门的门楼,因四太子朱棣曾梦见五凤绘楼而紫阳高照,做成了皇帝而别称“五风楼”,以示吉祥和纪念。

五凤楼,高356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墩台,台正面以垛墙围绕,后面是砖产墙。墩台正中有三门,正面呈长方形,墩台上建楼五座,围绕以汉白玉精美栏杆。其中有主楼一座,正面有九间宽房,重檐庑殿顶;其余四楼,为重檐攒尖顶。中楼左右有钟楼亭,殿亭相接,廊庑相连,金黄色琉璃瓦和绚丽的彩画交相辉映,气势巍峨,宏伟壮观。每年朝廷在此举行颁发历书的仪式,而且,午门之后即为三大殿,是皇帝主持大典的地方,每当此时,钟鼓齐鸣,惊天动地,直至典礼开始,古乐声起,钟声即停。

午门前的,雄伟壮丽,它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1949年10月1日,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此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便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广阔的广场,布局严整,气魄宏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现在,城楼已对外开放,游人可购票入内。一年四季,来此游玩的中外游客不断,人们在这里觅古探奇,尽情观赏,享受这皇城中的闲情雅致。

诗结情缘望江楼

一日,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正和几位朋友摆龙门阵,谈兴正酣。就在这时,侍者送来一支粉红色的小笺,元稹一看这熟悉的信纸,马上对几位朋友说:诸位,对不起,我有要事,失陪了。骑马便直奔望江楼而去,原来是一位美丽的才女邀约他。

这位美丽的女子是谁呢她就是当时集才华和秀美于一身的女诗人薛涛。诗人元稹有寄赠薛诗一诗中,曾写道:“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这可说是对薛涛灵秀美貌的最好写照了。秀丽的峨眉山与澄莹的锦江水,孕育出了像卓文君和薛涛这样才貌双全的女诗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人们不了解的是:薛涛是个怎样的女子,她与诗人又是什么关系呢

薛涛原是出身富贵人家的女孩子,后因家道败落,生活所迫,沦为歌妓。她自小聪颖好学,爱好诗歌,书画弹唱样样行,加上她又长得绰绰动人,引得纨绔子弟如蜂逐花。然而她心比天高,坚持卖艺不卖身。这期间她也交识了不少诗友,他们一起吟诗赏景,风雅倜傥。这些诗友之中要数元稹最为才华横溢了。薛涛与元稹,他们是志趣相投,无话不谈,互相视为知己。随着交往的增多,他们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据说,薛涛为了表明自己爱情的坚贞,特制了一种“粉红色小彩笺”,成为当时造纸工业上一项新颖的发明,她对诗人始终如一的爱情深深感动着人们,她的诗笺随着她那优美动人的诗句而流传千古。

望江楼就是薛涛和元稹及其他诗友吟诗作赋的地方。据说,当年两人常在此作诗论赋,和歌起舞,一起渡过了许多令人留恋的日子,正是这段日子,诗人们的创造热情高涨,许多名诗绝句也在感情交流中迸发出来。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屹立在成都以东两公里锦江南岸的一个翠竹万支,幽篁如海的绝胜处,这里甚至有罕见的彩竹,于是竹林之中的望江楼便别具一番风情了。楼共有四层,高30余米,为砖木结构,沿廊可盘旋而上,直达顶层而远眺江面。在每一级须弥座上精致地雕刻出花卉人物,鸟兽鱼虫的图案,形表如生,各翘角之下悬挂着风铃,随风传来动人的声响。底层和二层平面为六角形,三c四层为八角形,腰檐层层支出,宽度渐渐减小。由干檐上明亮,檐下阴暗,在外观上整个楼身明暗间隔收分合度,轮廓衬托分明,尖顶为鎏金主顶,远远望去,显得清秀玲珑,端庄高贵,恰似那柔情似水,性情刚烈,既贱且贵的才华女子薛涛。

望江楼建筑风格轻盈而稳固,外形亦雄亦秀,千百年来遭受无数次地震c洪水仍岿然不动,成为成都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帝王梦中江南景烟雨楼

浙江嘉兴南湖的湖心岛上有一座名闻遐迩的烟雨楼。一天,楼上来了位中年男子,他相貌不凡,气宇轩昂,只是眉目间隐隐有股愁情。他独坐楼上不言不语,一个人望着窗外迷蒙的南湖沉思。此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当时大权独揽的清朝皇帝乾隆。他微服南下,为的是要寻找传闻中的亲生母亲。

他很小时就听说自己是一位汉族妇女的儿子。因为后宫里争权争宠的斗争非常残酷,后妃们都一心盼望生个太子以继皇位,但十月怀胎的皇后一朝分娩时又得到千金,正当这时,宫内的汉族仆妇恰好生了个男婴,皇后得知,立即派人“掉包换人”,之后又设法将知情者一个个除掉。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聪颖的乾隆少时就对此事略知一二,当上皇帝后又听到更多的传言,孝敬的皇帝便萌发了南下寻找亲娘的念头,于是他来到了南湖边。

一次,他注意到一位老妇,与他掌握的自己亲生母亲的特征十分相似,然而当他上前询问时,老妇说自己从未离开过家乡,更不用说到过京城了。乾隆一听,顿时大失所望。其实,那位老妇正是乾隆的亲娘,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强忍面对亲儿不能相认的悲痛。当时,满汉不能通婚,汉人子弟不能做大官,更不用说当皇帝了。看到乾隆怏怏地走开,她料想日后他还会再来,便收拾家什,远走他乡了。

乾隆回京后,念念不忘那位奇怪的大娘,凭心中直觉,他认定那就是自己的亲娘。于是他再一次来到南湖边,但早已不见老妇的踪影,一问乡亲,才知她老人家早已搬走,不知去向。乾隆又一次失望了,他只能叹息天意如此。他放眼望去,湖色迷漫,烟雨楼挺立其间,似景似幻,心情已没有先前那么忧郁。他回去后便令人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一座楼阁,也取名为“烟雨楼”,以怀母忆江南。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中,是吴节度史广陵工钱元臻作为登眺之所而筑的,取唐代大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意境而取名。以后屡毁屡建,到宋朝时,已美名远扬,后已毁于大火,到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048年,嘉兴知府赵瀛,征夫修城河,运土填南湖成湖心岛,第二年在岛上依原貌重建烟雨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