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中国传统相声段子集锦最新章节 > 第7节

第7节 免费阅读

有这么句话嘛,叫“说书的嘴,唱戏的腿”,怎么讲呢就是说:评书演员嘴快,戏曲演员腿快。说书的一说,甭管这件事情多长时间,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算行了。一拍醒木,“秋去东来”,这四个字儿半年过去了,说书的嘴快。唱戏的呢腿就得快。您看京戏,甭管这地方离这儿几千里几万里,几个人在台上一绕弯儿,就算到了。

京戏里有一出戏叫反云南,一员大将带着四个打旗儿的,这员大将一传令:

“众将宫,兵发云南去者”

唢呐一吹,这个曲牌叫“三枪”,仓才仓,各龙冬仓,各龙冬依冬乙冬仓令才,仓各来才依各台仓四个打旗儿的围着这台绕了一个弯儿,又回到原来站的那地方,四个人不动了。这员大将装模做样的还问哪:

“我军为何不行”

哎,这不是废话吗再行掉台下去啦

这儿一回禀:“兵至云南”

哎,这就到啦您瞧快不快可也别说,也就得这么快。不这么快,这戏就没法唱了。你说我们这演员演戏演得真实,你再演得真实,也分演到什么地方,演到这个地方,没法真实。这员大将一传令:

“众将官,兵发云南去者”

打旗儿的一举旗儿,“嚄”,跟台上的大将一块儿唏哩呼噜都进后台啦,把后台把行头一脱,行李卷儿一打,奔火车站买票,上云南啦这么演倒是真实啦,可听戏的受得了吗坐了半天,不见人出来,这位问那位:

“哎,老王,这戏还演不演了”

“不知道哇。”

正纳着闷儿呢,剧场服务员过来了。二位一想:问问他吧:

“同志,这戏散了吗”

“没散。”

“没散,怎么半天不见人儿啊”

这服务员还给解释哪:

“啊,您没听明白吗兵发云南去者他们都上云南了”

“啊真去啦”

“您不知道,我们这儿演员演戏演得真实。”

“他真实了,我们怎么办呢”

“那看你们几位想听不想听了,要是不想听,就回家睡觉去;要是想听呢也好办,跟他们一块儿上车站买票,也上云南吧”

波斯猫

康立本述

今天,我说个笑话,出在我们街坊。我们街坊有个老头儿,六十多岁,开杂货铺。一间门面,小杂货铺儿,年年赔钱,这钱都赔在老鼠身上了。从杂货铺一开张,老鼠就在杂货铺安家了。老鼠这个东西繁殖又快,一年几窝,越下越多。杂货铺里什么都有,老鼠是什么都吃,到处乱咬,咬得乱七八糟,点心被老鼠咬坏了,再卖给谁,谁也不要。老头儿堵气又增加一种嗜好:养猫。他先养了一只大花猫,买鱼,买牛肝,牛杂碎。这猫喂得很好,养了一年多了,一只老鼠也没捉到。这猫可倒好,吃饱了睡大觉。老头儿心里想:老鼠吃我,猫也吃我,越想越生气。

最可气的是有一次老头儿亲眼看到:大花猫正睡觉,一只大老鼠从猫跟前跑,把猫吵醒了,这猫噌一下子蹦起来了,瞪眼瞧一瞧,伸伸懒腰,躺下接着又睡了。

老头儿正生气哪,来了打酒的啦。老头儿一看,认识这小伙子,常在我这里打酒,姓万,叫万事通。您听这名字就知道他万事通,小伙子能说。“哎呀,老大爷,您怎么养只花猫,花猫不好,吃饱了就睡觉,不捉老鼠。”这一句话就说到老头儿心里去了。

老头儿说:“可不是嘛。刚才老鼠把它吵醒了,它睁眼看看又睡了。”“大爷,我告诉您,养猫咱可内行。养黄猫可比花猫强,黄猫有个外号儿叫黄飞虎,会饿虎扑食。老鼠一个也跑不掉。”

“黄猫好,上哪儿去找哇”

“黑猎比黄猫还好,黑猫有个外号叫黑旋风,像旋风一样,一转就把老鼠逮着。这种猫从毛上看,既不是深黑,也不是浅黑,它是乌黑,乌黑光亮才叫黑旋风。黑旋风这种猫更难找。大爷。您喜欢好猫,明儿我送给您一只。”

“您家里有好猫。”

“不,不,我屋里有只母猫,怀小猫儿了,怀有两个多月了,大概用不了一个月就要下崽儿了。猫三狗四,猫怀三个月,狗怀四个月。我家那个猫是用良种猫配的。公猫是只波斯猫,阴阳眼儿,一只红眼珠儿,一只蓝眼珠儿,两只眼睛闪闪发光,夜里一看,活像两颗宝石。告诉您,猫交配,好种坏种,在于雄性。用这种猫交配,生下的小猫儿您养吧,养大了,您家有多少老鼠,用不了三天就一扫光,全给您逮干净。”

“那可太好了。总想养只好猫,这是我的嗜好。”

“我也有个嗜好。”

“您喜欢什么”

“每顿总喝二两猫尿。”

“您喜欢喝酒”

“也喝不多,一顿二两,一斤能喝三夭。”

“三天喝一斤,一个月才十斤。好,你这个月的酒我包了,这小坛整十斤,你拿去吧。”

“这多不合适,那什么”

“没什么,拿去吧。告诉你,这坛里没对水。我还等着你的好消息哪。”

“谢谢您我走了,您等着吧。”

这小伙子把酒拿回去,足足喝了一个月,酒还没喝完,猫下崽儿了,小伙子跑到老头儿家:“老大爷,告诉您个好消息:我家那个母猫下崽了。”

“下了几个”

“一个,白的。”

“白猫”

“浑身上下一色儿白,一根杂毛儿都没有。”

“白的,白的不好吧”

“全身白毛难得,这猫有个名字叫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好,我要了。”

“这只送给您了,我回去看看。”说完他走了,不一会儿他又跑回来了:

“老大爷,再告诉您个好消息。”

“怎么,又下猫崽儿了”

“没有,还是那只小猫儿,回去仔细一看,全身是白毛,就脑门上有一撮黑毛。”

“脑门儿有黑毛,那叫杂毛儿,不值钱了。”

“告诉您,值钱就值这撮黑毛上了,全身白,一块黑。这叫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好。”

“您休息,我再看看去。”又走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

“老大爷,我再告诉您个好消息。”

“又下小猫儿了”

“没下,还是那只,刚才我这只小猫儿,毛还没干,现在毛干了。我一看,尾巴上毛也是黑的,一条黑尾巴。”

“黑尾巴可不值钱了。”

“这猫,值钱就值在这条黑尾巴上了。脑门儿一块黑,一条黑尾巴,这叫棒打绣球。”

“棒打绣球”

“绝了,世界少有。”他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

“大爷我再告诉您个好消息。”

“又下只什么猫”

“没有下,还是那只猫。它头上有黑毛,尾巴有黑毛,小猫吃奶的时候,一翻身,看肚子底下还有一块黑毛”

“别说了,我知道,下了一只花猫。我不要啦”

不宜动土

侯宝林整理

甲:你看解放以后人的思想有多大变化,过去的人信神信鬼。

乙:可不是嘛

甲:今天没人信这套。

乙:是啊。

甲:你说哪儿有鬼鬼什么模样谁跟鬼一块儿喝过酒

乙:谁跟鬼喝酒啊

甲:就那么说,过去有很多很多像这样的鬼故事。有人就信这一套。

乙:就信以为实。

甲:可是谁也没看见过,可都信。

乙:你说谁看见过鬼呀

甲:就是嘛根据巴甫洛夫学说,这叫交替反射。

乙:怎么叫交替反射

甲:小时侯你听到的鬼故事,到一定的时侯,就在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了,使你恐惧。现在没人信这套,烧香磕头的没有了。

乙:没有了。

甲:f一ntl一r”006699”>甲非笳胬砹寺铮br>  乙:这话对了

甲:过去真有这样的人,像我小时侯,我们街坊住着一个老头儿,光棍儿一个人,这老头儿这迷信哪他的惟一的宝贝,他的行动的指南针

乙;是什么

甲:历书

乙:历书

甲:过去叫皇历。要干一件事,他得看看皇历。

乙;他得看看皇历。

甲:皇历不是打初一到三十,小今是二十九天,每天怎么样,天天干什么,都一条一条写着。

乙:对呀

甲:今天是黄道日啊,黑道日啊,明天是宜沐浴呀,宜探亲哪,宜出行啊,还有什么诸事不宜,这天干什么都不好。

乙:诸事不宜。

甲:有的人他真信这套。他的行动,得先看看历书,每天他都看。

乙:好嘛

甲:今天想洗澡去

乙:那怎么样啊

甲:先看历书,没有。

乙:不宜沐浴

甲:不是不宜沐浴,这一条还没有,这天是洗澡的日子,他就写“宜沐浴”。

乙:找洗澡的那日子。

甲:哎也有的时侯这一栏有好几样儿事,宜沐浴c探亲c出行。他一找啊,由初一到十五都没有。

乙:那得往后找啊。

甲:那得往后推了,这半个月就算不能洗了。等下半月再说吧,下半月把这碴儿忘了。

乙:这半个又隔过去了。

甲:一个月没洗呀

乙:太不好了。

甲:是啊等下月,由初一到十五又没有。

乙:还没有。

甲:结果哪,那一个半月就算没洗。

乙;这多不卫生。

甲:你说这人迷信到这程度。今天要出去办点儿事,上边写着宜出行,这才出去。

乙:这才出门。

甲:如果说今天诸事不宜,哪儿也不敢去,就在家等着吧

乙:诸事不宜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