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中国传统相声段子集锦最新章节 > 第6节

第6节 免费阅读

下陈州路过太康县,我问问地瓜卖啥价钱。马汉就说二百三,王朝就说二百六,称上几斤好过年。身上背着个大篮子,称上二斤绿豆丸子,葱花油饼烙两张,再来碗又酸又辣的胡哇辣汤啊”

乙 包公这样儿放粮啊

甲 包公赶集去了。您别看这些梆子,还真有听人迷了的。

乙 还有入迷的

甲 有。

乙 谁呀

甲 我舅舅。

乙 你舅舅怎么入迷

甲 行动坐卧都要唱。就是不唱嘴里也得打着家伙。

乙 是啊

甲 早晨起来赶集去,嘴里拉弦儿“等哏儿冷哏儿一个冷哏儿等”有人问他:“大哥,你上哪儿去”

乙 他呢

甲 回头看看人家“等哏儿冷”

乙 不理人家

甲 知道的行,你得唱着问他。

乙 怎么唱

甲 唱“问一声老大哥你上哪去”

乙 他呢

甲 唱“今天没有事我前去赶集。”

乙 回答上来了

甲 就是在家里,我舅母问他吃什么饭,问一天他也不回答你。

乙 那怎么办呢

甲 唱着问唱“问一声小儿他爹,咱把哈饭来用”

乙 你舅舅怎么回答的呢

甲 唱“贴饼子打糊涂,面条也中。”

乙 这位吃什么都行。

甲 有一天我舅舅和我舅母在菜园子里浇水,我舅舅摇着辘辘把,我舅母看沟子。打那边过来一个人,扛着个行李卷,想打听路。你倒跟别人打听,他偏跟我舅舅打听“大哥,上开封怎么走”他看看人家,嘴里还“等哏儿”问了好几遍他都不回答人家。这位一想,这位是哑巴不能,哑巴怎么嘴里还哼哼呢,不是哑巴是聋子不能,聋子怎么听见呢这位不高兴了,“喂你怎么回事知道你告诉我,不知道你说不知道,为什么不理人今后你就不出门在外啦”

乙 对呀。

甲 我舅母在旁边听见了。河南口音“咦,我说那位大兄弟,你不知道,俺这个老头子是个梆子迷,你这样问他,一天也不告诉,你,你会唱吧你要唱着问他,一问他就告诉你了”这位一听,怎么唱着问巧了

乙 怎么

甲 这位是梆子剧团唱大花脸的。

乙 寸劲儿

甲 这位把行李卷往地下一放,打着傢伙点儿就过来了。“锵锵锵唱“走上前打一躬,问声挑水的大长兄,我上开封要走哪条路哇”

乙 问下来了。

甲 我舅舅高兴了唱“你要上开封你奔正东。”

乙 回答上来了。

甲 坏了

乙 怎么啦

甲 一松手,辘辘把往回一转,吧

乙 怎么啦

甲 正打后脑勺上,咚

乙 怎么啦

甲 掉井里头啦

乙 呦

甲 打听道的一看,掉井里了,扛起行李卷就跑了

乙 这位也不怎么样

甲 我舅母正看沟子哪,一听没动静了,回头一看,俩人一个都没有了。哪儿去了“小儿他爹,小儿他爹”喊了半天也没人搭碴。就听井里扑通通,扑通通她正在井里玩命哪。

乙 是呀

甲 我勇母可吓坏了,刚才还俩人哪,怎么现在一个人也没有了一听在井里哪“小儿他爹,你怎么上井里去了快,你抓着井绳,我把你插上来吧”一边播一边问:“小儿他爹,你淹着没有你碰着没有”

乙 你舅舅怎么回答的

甲 他在井里“嘟嘟”

乙 这是什么意思

甲 那意思淹得够呛了。

乙 还做戏哪

甲 我舅母一想:噢,他是个梆子迷,我得唱着问他。

乙你舅母怎么唱的

甲 唱“在井台我泪涌涌啊,

出言来叫声奴的相公,

我问你淹得轻来还是重”

乙 问下来了。

甲 他在井里也唱上了。

乙 怎么唱的

甲 唱“昏昏迷迷我也不知情啊”咚

乙 怎么啦

甲 一松手又掉里头啦

乙 嗐

褒贬是买主儿

叶利中述 张继楼整理

甲 说相声,得随时注意观察事物。

乙 噢您对这方面也有研究

甲 比如您站在地摊儿跟前,看人做买卖,只要多看一会儿,就能看出谁是买东西的,谁是起哄的。

乙 那怎么看得出来呀

甲 常言说:“褒贬是买主儿,喝彩是闲人”嘛

乙 这怎么解释呀

甲 您看他越挑这东西的毛病,他就越想买。

乙 噢

甲 比方说,有人看见地摊儿上有个小古董:“你这个小花瓶儿怎么卖呀”“五块钱您哪。”他拿在手里一边儿端详,一边儿摇头,撇嘴

乙 不想买

甲 他才真想买哪“嗯五块,哪儿值那么多呀瓷儿太新呀”“先生,老瓷。真正康熙五彩。”“什么康熙五彩呀,江西瓷”“您是识货的人,哪有这么好的新瓷呀”“那也不值五块呀给三块吧”“先生,三块可买不了,您给四块五吧”值不了这么多,这儿还有点伤呀”“先生,那不是伤,是道璺。”

乙 还是伤呀

甲 “得啦我给三块五。”“先生,您多花五毛,管保您不上当。”“好吧,好吧上当事也不大,开发票吧”

乙 买啦怎么又说喝彩是闲人呢

甲 他只要一夸好,这档买卖准吹。“这花瓶怎么卖呀”“先生,五块。”他一边看一边笑,“五块太便宜啦明瓷呀”

乙 康熙五彩他愣说成明瓷啦

甲 “好,真没看到过这样细的瓷器,多干净呀难得一点儿伤都没有。五块钱,哪儿买去呀”“先生,那给您包上吧”

乙 他买啦

甲 微笑不要

乙 啊不要啊

暴发户

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

在解放前哪,社会风气不好,讲究虚假,以衣帽取人,势利眼,所以即便是穷人,也得装出有钱的样子来,不然就没人理啦。

有些人爱虚面子,说大话,外表架弄着。夏景天儿走在马路上,腆着肚子,嘴里总叼着根儿牙签儿。让人一看,好象刚打饭馆儿里出来。可就怕碰见熟人,怎么遇见熟人就得说话,不留神就露馅儿啦。人家一问他,

“二哥,您吃了吗”

他一边儿剔牙,一边儿回答,“刚吃完。”

“您吃的什么呀”

“冰激凌”

啊您多咱见过吃冰激凌剔牙的哎,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过去我有家街坊就好虚假,爱面子。本来他是个暴发户财主,可他非要装成多年的老财主。谁要一说他是暴发户,嗬,当时就翻脸。只要说他是老财主,能拉到饭馆里请你吃一顿

有一回,他把我请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