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乘入楞伽经-入楞伽经最新章节 > 第16节

第16节 免费阅读

不应作想。乃至微尘分别事性,悉不可得。大慧,圣境界离。不应作牛有角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得无妄想者,见不生相己。随比思量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耶。佛告大慧: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离异不异,故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角。大慧,若复妄想异角者,则不因角生。若不异者,则因彼故。乃至微尘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异角故,彼亦非性。二俱无性者。何法何故而言无耶。大慧,若无故无角,观有故言兔无角者,不应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说有无。二俱不成。

大慧,复有余外道见,计著色空事,形处横法。不能善知虚空分齐。言色离虚空。起分齐见妄想。大慧,虚空是色,随入色种。大慧,色是虚空,持所持处所建立性。性色空事,分别当知。大慧,四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亦不住虚空。非彼无虚空。如是大慧,观牛有角,故兔无角。大慧,有牛角者,析为微尘。又分别微尘,刹那不住。彼何所观故而言无耶。若言观余物者,彼法亦然。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当离兔角牛角,虚空形色,异见妄想。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当思惟自心现妄想。随入为一切刹土最胜子,以自心现方便而教授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

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无我二种净广说者所说

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

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处恶见所不乐

觉想非境界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这时,大慧大土又问道:“希望能够说出关于圣智境界中所起分别自性的事相,以及百零八个问题的基本根据。”并且说:“依此说出分别的作用,可以使大乘菩萨们证入自相共相的妄想自性。如果了解分别妄想的自性,那就能够善于周遍观察到人无我和法无我,净除妄想,照明诸地,超越一切声闻c缘觉,及诸外道诸禅定乐,观察如来不可思汉所行境界,毕定舍离无法自性。诸佛如来法身智慧,善自庄严。起幻境界,升一切佛刹兜率天宫,乃至色究竟天宫,逮得如来常住法身。”经文语态已很明白,故不再译。

心物有无二见之辩

佛说:“有一种外道,认为一无所有,便是道的根本,他们执著这种邪见而不肯放弃。他们认为一切诸法,都随因而尽,自体本来是无体的。但他们在这里产生错觉,认为如兔子一样,它本来就是没有角的。所以一切法的根本,也是一无所有,没有就是没有。这种看法是属于执空的一类,以为无便是究竟。还有其他的一种外道,他见到地c水c火c风四大种彼此互相依附为物,物体的微质都从物理的变化而来。而见各种原素的差别,都有形象和数量可推,因此他们执著主观的成见,认为兔子无角,是因为兔的种子本来无角,牛的种子有角,所以牛便有角。这种看法是属于执有的一类,以为有便是真谛。大慧啊他们都是堕在或“有”或“无”的二边相对的见解里,不能彻底了解心的识量和自心的境界。自心境界的妄想因此增长不已c而且身心也就建立在这种妄想的基础上领受色身感官的错觉,更复发展为无量无尽思想,却不能反求自心这个思想分别的体相是什么须知宇宙一切诸法的自性,都由唯心所起,性自离于有无。倘能离有离无,就可不再起任何着相的妄想。如果离了有无而再作兔无角等的推想,这便名为邪见。为什么呢因为有之与无,都从唯心识量的分别相对观察所得。兔子虽然无角,却不能以此一例,便概括切法的根本,乃是一无所有的啊而且基于自心的观察作用,用自心的这个有分别的识量,而说其他的根本一概都是没有自性,所以说不应当作此想法。再说执有的一面呢须知任何毫末些微的物质微尘,如果加以彻底的分析研究,它们那是无自性可得,哪里是有的呢大慧啊凡内悟自觉证入圣智的境界,是离于一切分别,是离有离无的,因此就不应当再因为牛的有角一例,便断然概括一切种子都是本来有物的啊”

这时,大慧又问:“那也可以说,已经做到无妄想的人,他虽见到了没有妄想的境界。但随着外物,只作比较的思量观察,而自己本身仍然自无妄想,因此便能说一切本来是没有的吗佛说:“并非如你所说,在观察外物之中,而自心仍然不生妄想,因此便可以说是无的。为什么呢因为思想的本身,是依他而起的,出于牛和兔的有角和无角,才生有无角的妄想,所以说妄想是依他起性。那么他既然用依他而起的妄想,来分别求证这问题的究竟,那他所用以求证的根据,已经犯了用彼因去求此果的错误了。此中论据的根本,

自身已有同异,如何可以作为推理的标准呢所以说,并非从观察比较外物,便能妄想不生,便可说是本来一无所有的。大慧啊如果思想分别,另有实体的话,那就不必因兔角牛角等,才生起有角无角之想。如果思想分别,也同于兔牛的角一样,是另有一可分别的存在,那么,何以分析微尘,或是推求妄想,都同样的毕竟一无所有呢既然妄想和兔牛的角一样,经分析推求后,都是一无所有的,可见它们都是无自性的。心物二者,既然都无自性,那末又根据什么去说明这个“无”呢如果因兔无角而说兔本是无角的,可是见到牛的有角,又说兔的种子是无角的,这就是很不合理的论据,智者就不应当作这种不合理的思辨。因为这两者的因,既然并不相同,而要据此来说有说无,便都没有理论的根据。所以这两种论证,都是不能成立的。

虚空与形色的分析

“大慧啊还有其他一类外道们的见解,他们只知执著物理的色相和虚空,以及其间的一切现象和法则,却不能分析归纳,了知虚空分别等差的道理,便把色相和虚空,分离为绝对不同的两物;把虚空当作无,把色相认作实有,因此产生分别等差的妄想见解。大慧啊须知虚空,也就是一种色相,它是渗入于一切色相之中。而且色相即是虚空,只是能持性和所持性的差别,但只有现象和名相的不同而已。换言之:虚空是能持色相的一种性能,色相只是虚空中所呈现的现象罢了。色相自性本来是空,空中具有现象,所以你就应当善自分别色相与虚空的究竟事理。当四大种生起形成的时候,四大种的各自本相,都自有它的差别。它们的自性虽然是超虚空而存在的,不住于虚空本位,但四大种中,并非无虚空。因为它们产生作用时,必须以虚空为依据。你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同样的,便了解观牛有角,便说是有,观兔无角,便说是无,这理论的似是而非了。再说:如果把牛角加以分析,变成微尘,再又分析微尘,分之再分,刹那不停,试问他又根据什么而说有一个“无”呢由此法则,再来观察其余的东西,也是如此。大慧啊所以你们应当远离如上面所列举的,以兔无角来执著于无;以牛有角来执著于有等观念;乃至还要舍离虚空和形色等等同异的切妄想;只应反求自心,静虑思惟,便自能看出种种妄想。以此须随众生,入于一切刹土,才是最殊胜的妙法。以诸法唯自心所现的方便法门,去教授一切初学的众生和佛子们。”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语说:

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

这是说:形形色色的色相,以及分别色相的心理妄想。它们都是无自性的。但凡夫众生们,却依色相等等形色的关系,而滋长增强妄心的作用,因此色身也在其中产生感觉和领受,由此安身立命而形成了众生界的形形色色。其实,心c物c众生三者,都是由于如来藏识的种子所显现的啊

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无我二种净。广说者所说。

这是说:如来为了使众生解悟,所以一再解释心意等八识,和五法c三自性及人和法的二种无我的境界。

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

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处。恶见所不乐。

这是说:宇宙间的形形色色,是互相对立,互为变化的。所以长短相形,有无相生。它们都是互为因果,递相嬗变,生生不已。物质微尘的生灭法则,就是如此。所以智者于色空二者之间,便不妄认色尘是实有的。须知心物众生,原来都为唯心现量所起,由此建立世界的形形色色。但这个道理,却不是无智邪见的人所能了解,所以他们也就不能净除心中的妄想恶念了。

觉想非境界。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