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MBA管理经济学教材最新章节 > 第17节

第17节 免费阅读

政策不仅重视成本,还注重质量c准时送货及足够的生产能力。

光晴奇怪为什么美国政府似乎对电视机工业不像对汽车工业那样关心。“我猜,汽车可能更贴近美国的全部生活,”他说,“美国政府应该帮助发展电视机零部件的制造,这正如一棵正在成长中的树,需要水和照料,才能长到可以抵御暴风雨的程度,但我觉得他们不关心电视。”任何制造电视的公司都必须考虑成本与价格的竞争,可以转向成本结构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光晴认为,对于日本的电视机生产商来说,墨西哥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工资低,而且靠近美国,并有良好的政府关系。“但是墨西哥间接雇员的薪水和美国一样高,而且附近没有晶体管c集成电路c寄存器及原材料的来源,”光晴指出,“当美国失去竞争力时,它把生产转移到了亚洲,包括零部件的制造,这需要三到五倍于组装工厂的投资。目前,摩托罗拉和得州仪器公司在东亚有很好的工厂,可以从这些工厂购买。墨西哥远离新加坡c台湾地区c马来西亚c香港地区和日本,而这些地方正是松下所需部件的产地。

#11

电子工业全球化的历史背景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以及后来通用电气和ra公司对晶体管的特许权根据美国反托拉斯法,贝尔实验室已获许可,引起了fairchild,索尼和其他公司间的激烈竞争。同时,由于朝鲜战争及中国与前苏联的同盟关系,香港地区失去了作为美国c欧洲与中国之间贸易渠道的地位。

1959年,索尼公司通过分包合同方式开始在香港地区组装收音机。1960年,香港本地的分包商和其他两家当地公司开始从价格上削弱日本的竞争力。1962年,日本政府禁止了对香港地区的晶体管出口,但其位置很快便被英国和美国的进口品所代替。美国市场上军事顾客向商业顾客的转移,要求成本更低,这要么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要么是降低工资来实现。fairchild是美国第家在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并建立自己的电器组装工厂的公司。第一京工厂1961年建于香港地区,到1966年,他们已有4500名工人。香港地区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成功原因是它提供了低成本的住房c食物及服装,以及其占工人工资半的补贴。

#12

1963年到1981年是全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都处于稳定增长的时间,日本的成就颇为显著,紧接着是香港地区c新加坡c韩国c台湾地区c巴西和墨西哥。80年代后期,外国直接投资真正开始起步,日本取代英国而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目前最大的投资流动是从欧洲流向北美美国与加拿大,其次是北美对欧洲的投资,然后是日本对北美的少得多的投资,北美对日本c日本对欧洲的资本输出则又少很多,而欧洲对日本的资本输出是三者之间最小的。8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c日本劳动力短缺及经常项目出口的顺差增加了生产成本,引起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猛增。最近的增长势头减缓是在90年代初期出现的,这是由于政府对国内投资采取了激励措施c泡沫经济崩溃以及对日本银行提出了更严格的准备金要求。

在电子类和电器设备行业,日本向美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美国从日本与亚洲的产成品和部件进口。就1992年来说,日本tn的美国附属机构购买的产品有99来自东亚,78来自公司内部供应网。对于日本tn公司来说,生产集中在日本,与亚洲区域一体化的供应网络有很强的上游联系。东南亚国家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供应网包括向日本的出口,但不从北美或欧洲进口。

#13

中国与印尼的工厂成本低,但远离北美和欧洲市场,因而最适于生产技术含量少c维修要求不高c与顾客联系不多的产品这些顾客有时是距离其主要市场很近的电视生产商。光晴解释道:“有时你需要坐下来面对面地与顾客谈,你不可能仅是发一个传真,尤其是涉及新的复杂产品时,你必须在考虑市场因素的同时,对每件产品逐个作出决定。”与客户离得近简化了产品和零件的发送,提高了服务水平,并加快了松下公司的现金流动。”距离越远,商业沟通就变得越难。”光晴说。

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地区蒂华纳的经营

1995年末,iba在工业城的6个工厂中雇佣了2600名工人,在该工业区以西几公里的一个俯瞰太

平洋的工业园中,还有另外两个工厂,其中有2200名工人,他们生产调谐器和其他零部件。此外,另有2000名工人在位于蒂华纳的另一个更新的工厂中制造零部件和移动电话。工人总数6800名,是一年前雇员总数的两倍多。

#14

松下在美国市场的目标是扩大当地含量,50的产品在当地生产,当地总含量占70。在市场低端,电视机是松下的亏损大户,而且美国市场几乎全部由aid一ra供货是一些墨西哥式的公司,组装c加工c生产和修理其他厂商为最后再出口而暂时进口的材料。蒂华纳的电视机制造商1993年年产量为500万台,大约占美国市场销售量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华雷斯的东芝cth一n-ra,齐尼斯和飞利浦,他们就占了美国电视机销售收入的大部分。到1996年底,ibac索尼c日立c三洋cjv和三星预计每月共生产100万台电视机,使蒂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区。蒂华纳的许多aid一ra是iba的客户。

姊妹港长滩c洛杉矶和下加利福尼亚地区工厂厂址结合在一起,便能够更好地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从亚洲原产地的运送,同时也降低了运往美国的陆地运输成本。从日本往洛杉矶运40英尺集装箱的成本大约是1900美元,而运到美国东海岸的价格是3500美元。

#15

得克萨斯南部的墨西哥地区,尤其是雷诺萨,也像蒂华纳一样有吸引力,因为那里新修了一条通往底特律的高速公路。从雷诺萨到蒙特雷走高速公路仅用两小时。蒙特雷是受聘到蒂华纳工作的墨西哥杰出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发源地。而且,间接雇员的薪水是美国或蒂华纳同样雇员的一半。光晴评论到:“蒂华纳的薪水很高,近几年在飞速地增长。和我们在加利福尼亚所支付的一样多。”而且,雷诺萨的雇员流动性每月约为2,而在蒂华纳为10。“得克萨斯与加利福尼亚不同,他们非常愿意进行来料c来件加工装配,认为这是他们业务的一部分,而加利福尼亚对下加利福尼亚不是很友好,这是观念上的差异,”光晴解释说。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通过,今后亚洲的跨国公司面临着电视机部件生产及组装地的决择,可能在墨西哥,也可能是在东亚。

#16

早期:尼尔森时代和在蒂华纳选址的决定

与其他的美国经理相比,恰可尼尔森是很特别的。因为,二战后他在日本呆了5年,“他了解那里的文化”。他与一个墨西哥人结了婚,懂西班牙语。在来iba以前,他有过管理一家aid一ra组装工厂的经历,尼尔森管理的是蒂华纳当时最大的aid一ra-一ne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在希尔斯商店中销售。1973年,松下购买了摩托罗拉位于伊利诺伊州富兰克林的一家工厂,但这家工厂效益不好,因为ra和齐尼斯已经有了aid一ra,于是公司把人员都派遣到美国和墨西哥接壤的城市。松下需要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而在蒂华纳可以从日本,马来西亚c台湾地区c新加坡得到原材料和部件,在墨西哥组装成一台标准大型电视机,然后再把它送到伊利诺伊的工厂去完工。松下开始是在墨西哥城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定址蒂华纳以前,考虑过雷诺萨,塔毛利帕斯和墨西哥城临近得克萨斯的麦卡伦。

#17

在1979年,尽管紧靠得克萨斯边境的位置更临近主要的美国市场和东部的分销中心,但由于蒂华纳的运输成本更低,并临近亚洲的零部件原产地,因而它更具有吸引力。按尼尔森的看法,雷诺萨还有好斗的工会,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比在得克萨斯边境地区高得多。然而,蒂华纳也有不利因素,劳动力c能源c场地的成本更高,通信基础设施落后,过边境会耽搁时间,而且,蒂华纳还有每月约6的极高的雇员流动问题。

在选址蒂华纳之后,尼尔森在1985年的报告中说“整个iba遇到的问题非常少”,而且预期iba将有扩展。尼尔森补充说:使用aid一ra造成在最初7年的经营中,松下的美国雇员的总人数有净减少,“但它节省了工作”,而且使松下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可能增加了美国的工作机会”。

日本投资的发展

佐佐木靖夫,一名日裔巴西人,参与了三洋迁到蒂华纳的很多工作。据他说,日本电视机制造厂家的选址决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石油危机,作为在国外市场进行本地化生产趋势的一部分,这些日本的跨国公司开始在美国和墨西哥投资。这个全球化运动的原因还包括日元的升值汇率由1美元兑换250日元变为1美元兑换200日元,日本的劳动力缺短以及大学毕业生不想在工厂做装配工作。最初,日本把工厂迁移到了北海道和其他更偏远的岛屿。

#18

日本公司进入墨西哥aid一ra的方式不同于美国公司。靖夫指出:“日本是直接从内部发起,直接问问题,从其他日本公司和墨西哥当地的不动产专家开始,他们通过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来检验人们的可信度。”按靖夫的看法,美国公司的方式则相反,他们“通过墨西哥城和纽约的律师来运作,从外部间接地开始”。大多数日本公司不了解墨西哥政府,认为它比美国政府难对付。

比如三洋公司,最初是计划在墨西哥政府和一个墨西哥公司的共同参与下,在墨西哥城建立一个工厂。最后三洋决定自己干,而且还考虑把刚好跨越得克萨斯边界的雷诺萨作为厂址之一。齐尼斯是第一家来到墨西哥的电视机制造商。索尼在圣迭戈建了一个工厂,并于1979年在蒂华纳成立了一家aid一ra,iba紧随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