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MBA管理经济学教材最新章节 > 第16节

第16节 免费阅读

经济学的人认真对待这种荒谬看法的事实本身就是世界经济的不祥之症兆。

这个报告发现,现代技术向新兴工业化国家传播对高工资国家有反工业化的作用:资本流入第三世界,而且,这些国家低成本生产者以低廉的制成品洪水般地涌入世界市场。

该报告预期这种趋势将会加快,在制造业中失去工作岗位之后,服务业的工作岗位也将很快开始失去,高工资国家的未来只有在降低工资与增加失业之间作出选择。

这种描述引起许多人的反响。但作为对近年来实际发生的情况的描述,它几乎全是错误的。

第三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确增加了它们的制成品出口。但现在这些出口只吸收了第一世界收入的1左右。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也增加了它们的进口。

#8

整体而言,第三世界增长西方国家工业工作岗位数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所创造的工作岗位和进口增长被取代的工作岗位同样多。

资本流动的情况如何呢数字听来是惊人的。去年,240亿美元流到了墨西哥,110亿美元流到了中国。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总资本量为6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显然听起来很多,但它只是一年投资超过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钱包中的几个零钱而已。

换句话说,如果西方经济被低工资竞争打败的说法是对当今世界的描述,那么,这是一个没有什么现实依据的错觉。

尽管这种说法没有描述现在,但它能描述未来吗只有在从北方向南方的出口没有相应增长的情况下,从南方向北方出口约制成品增加才会使北方工业中工作岗位有净减少。

这个报告的作者明确描述了大规模第三世界贸易盈余的未来。但会计上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有贸易盈余的国家必然也是其他国家的净投资者。因此,只有低工资国家是高工资国家主要资本输出者时,才会发生大规模的非工业化现象。这种情况看来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它与其他情况矛盾,这种情况预期大量资本流入低工资国家。

#9

因此,世界竞争力报告所提出的见解不仅与事实不一致,而且它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但它的说法被越来越多世界上有影响的人所认同。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

并非所有担心低工资竞争的人都是保护主义者。实际上,世界竞争力报告的作者都信誓旦旦地声称拥护自由贸易。然而,这种思想日益受到尊重的事实现在越来越精练的看法显然同意罗斯佩罗特的说法:“最大的冲击看来”来自南方表明学术界的共识,即使世界贸易较为自由,以及千百万第三世界的人民享有繁荣,这种说法也会不攻自破。

由于净出口nx也等于国外净投资nfi,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式子写为:

s= i   nfi

储蓄=国内投资国外净投资

这个式子表明,一国的储蓄必然等于其国内投资加国外净投资。换句话说,当美国公民在自己收入中为未来储蓄了一美元时这一美元既可用于为国内资本积累筹资,也可以用于为购买国外资本筹资。

当我们分析金融体系的作用时,我们考虑了封闭经济特殊情况的这个恒等式。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国外净投资是零nfi=0,因此,储蓄等于投资s=i。与此相比,一个开放经济对它的储蓄有两种用法:目内投资与国外净投资。

#10

与以前一样,我们把金融体系放在这个恒等式的两边之间。例如,假设斯密家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为退休后生活的储蓄:这个决策对国民储蓄,即我们式子的左边作出了贡献。如果斯密把他的储蓄存入共同基金,共同基金可以用一些存款购买通用汽车公司发行的股票,通用汽车公司用这些钱在俄亥俄建一个工厂。此外,共同基金也可以用斯密的部分存款购买丰田公司发行的股票,丰田公司可以用这些钱在大阪市建一个工厂。这些交易表示为这个公式的右边。从美国会计的角度看,通用汽车公司对新工厂的支出是国内投资,而美国居民购买丰田公司的股票是国外净投资;因此,美国经济的全部储蓄表现为美国经济的投资或美国的国外净投资。

#11

问题

1c净出口和国外投资是如何相关的

2c资本流动对于一个国家有什么影响资本流动的加速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又有什么意义

#12#0

松下的国际网络经营

墨西哥能与亚洲竞争吗

同每天一样,在穿过圣迭戈去下加利福尼亚松下工业公司设在蒂华纳的办公室的途中时,公司的副总管中田光晴不禁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后墨西哥分厂的命运担忧。随着1995年年末的临近,光睛仔细思考着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的这两年的变化。在任此职务之前,光晴曾在中美洲居住了6年,为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的松下公司工作。到圣迭戈和蒂华纳之后,他知道,公司派他去哪儿他都会去,离开松下的想法对他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他调转车头避开路边的水,这条路通向工业城,横穿美国的边境,此时他看到了松下的邻居,也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三洋公司闪闪发亮的玻璃与钢铁工厂。他已在圣迭戈生活了10年,担心再过5年墨西哥的电视机生产就不会再有工资成本上的竞争优势了。但还有其他许多方面要考虑,首先便是各个工厂生产的特定产品,松下的一些工厂组装电视机,另一些制造电视零部件。

与亚洲的低成本生产商相比,1994年墨西哥作为美国市场的供应基地,节省了2的运输费用,美国对组装的电视机还征收5的税,这两项之和为7。如果亚洲国家,像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或中国,有10的劳工成本优势,那他们就能与墨西哥的组装和运输成本优势相竞争。印度尼西亚工资比墨西哥工资水平低23;中国的工资包括工人宿舍比墨西哥低14;马来西亚的工资比墨西哥低13。

#1

中国的贸易与投资环境

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

1987年以来,中国在集中计划经济中引进了市场机制。“八五”计划1991-1995年继续强调国有制的主导地位,但正朝着建设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前进。与其他许多国家的大规模私有化不同,中国采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给予国有企业更多的决策自主权。

过去,自由化程度最高的两个领域是农业和外贸。由于实行价格放开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农业合作社。中国现在在食品方面已实现了市场经济,1992年成效显著。随着中央政府解除对外贸的垄断,以及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同从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中获益。而且,中国工业中的政府控制正在减弱。1978年,国有企业占总数的78。现在,这个比例略高于50。

汇率政策:

中国实行的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它与按贸易权重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挂钩。1986年,中国还设立了自由调剂中心即所谓的兑换中心,以便与并行的市场汇率相配合。政府显然在采取人民币增量贬值的策略,从而最终统一自由市场汇率和官方汇率。

#2

知识产权ipr:

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的立法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尽管如此,美国在1991年5月因认为中国未能提供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而通过了301法案。对此进行调查,1992年1月,中美达成协议,签署了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至此,调查得到了解决在备忘录中,中国保证通过修订专利权法c加入伯尔尼公约并制定商业保密法等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关贸总协定gatt成员国:

gatt现为t正在考虑中国的加入申请,根据1992年10月的中美备忘录,中国承诺在1993-1997年间大幅度削减对进口的多层限制。美国对中国的巨大贸易赤字促成了这一协定的签署。

透明度:

根据与美国的备忘录,并为了与关贸总协定相一致,中国承诺:通过公开以前不透明的法律c规定和条例,并终止对外贸使用内部指令,使对外贸易透明化。

关税:

中国采用的是于1992年1月1日生效的关税分类与统计协调系统,同时调低了225项物品的关税。1992年4月,中国取消了进口税。1993年1月1日,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关税削减开始生效。虽然这次大部分减税的额度属于中等幅度,但包括了371项物品,占中国关税目录上总货物的半以上。

#3

进口限制:

中国对53大类的物品实行进口许可制度,价值大约占中国进口额的一半。根据与美国签署的备忘录,这些进口许可要求c配额及其他限制中有75到1994年底将被取消。除了对美国出口的各种工业产品之外,对美国重要出口农作物包括小麦,其他谷物,食用油和水果的进口控制也将被取消。中国还同意撤除那些主要用作贸易壁垒的标准和检验要求,也就是那些不适用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