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百战奇法最新章节 > 第 7 章

第 7 章 免费阅读

。”①

汉灵帝中平元年,皇甫嵩讨黄巾,汉将朱俊与贼波才战,败,贼遂围嵩于长社。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敕军束苣②乘城,使锐卒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曹cāo将兵适至,合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注释】

①行火必有因:语出《孙子兵法火攻篇》。意思是,对敌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行,实行,进行。因,原因,引申为条件。

②束苣:即用苇秆扎成的火把。

缓战

凡攻城之法,最为下策,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三月修器械,三月成距堙①者,六月也。谓戒为己者,忿躁不得攻具而令士卒蚁附,恐伤人之多故也。若彼城高池深,多人而少粮,外无救援,可羁縻②取之,则利。法曰:“其徐如林。”③

十六国前燕将慕容恪击段龛于广固,围之。诸将请恪急攻,恪曰:“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得不速。若我强彼弱,外无救援,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敝。兵法‘十围五攻’④,正谓此也。龛党尚众,未有离心。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⑤,尽锐攻之,数旬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当持久以取耳。”乃为壁垒以守之,终克广固。

【注释】

①距堙:古代在攻城作战中环城而堆筑的土山,以为窥察敌人城内情况或登城之用。

②羁縻:犹言束缚,牵制;这里可作“围困”解。

③其徐如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是,军队行动舒缓从容时,就像树林一样森严。徐,舒缓从容。

④十围五攻: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⑤戮力:努力,尽力。

速战

凡攻城围邑,若敌粮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则胜。法曰:“兵贵拙速。”①

三国蜀将孟达降魏,遂领新城太守,未几,复连吴附蜀以叛魏。司马懿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蜀jiāo结,宜观望而后可。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促②而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吴、蜀各遣将救达,懿乃分兵拒之。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表上天子,比相往反时,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将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外为木栅以自固。懿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李辅

等斩达首,开门以降。

【注释】

①兵贵拙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兵闻拙速。”意思是,用兵可贵的是,宁肯指挥苯拙但求速胜。

②促:通“趋”,急速之意。

整战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整齐,士卒安静,未可轻战,伺其变动击之,则利。法曰:“无邀正正之旗。”①

三国魏司马懿征公孙渊,[次于辽水。渊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以距帝②。]懿泛舟潜济辽水,[傍辽水]作[长]围,弃城而向襄平。诸将曰:“不攻城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懿曰:“贼坚营高垒,yù以老吾军也。攻之,正堕其计。贼大众在此,其巢穴虚失,我直指襄平,必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遂整阵而过。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贼保襄平,进军围之。

【注释】

①无邀正正之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不要拦截旗帜整齐,队伍严整之敌。邀,拦击,截击。正正,队伍整齐有序。

②距帝:距,通拒,意为抵抗。帝,指司马懿。懿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乱战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十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利。法曰:“乱而取之。”①

唐段志玄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之,击杀数十人而还;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而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

【注释】①乱而取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乘敌人混乱不堪时,我就乘机攻取它。

分战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①;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分不分为縻军。”②

梁将陈霸先、王僧辩讨侯景,军于张公洲。高旗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景登石头③,望之不悦,曰:“彼军士有如是之气,不可易也。”帅铁骑万人,鸣鼓而前。霸先谓僧辩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死,yù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僧辩从之,以劲弩当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景遂大溃,弃城而走。

【注释】

①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意思是,我方兵力五倍于敌时,则分兵以三份兵力为正兵,以二份兵力为奇兵。

②分不分为縻军: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意思是,应当分散使用兵力时而不分散兵力,就成了自我束缚的军队。縻军,自我束缚的军队。

③石头:即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合战

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曰:“聚不聚为孤旅。”①

开元时,吐善入寇,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王忠嗣策马而进,左右驰突,如此无不辟易②,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③,吐蕃大败。

【注释】

①聚不聚为孤旅: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意思是,应当集中使用兵力时而不集中兵力,就成了自我孤立的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