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 > 第 37 章

第 37 章 免费阅读

径千绕、绿霞翳染”,“日暮景收、峰涛沸乱”,种种画面使之别具特色,美不胜收。文章以李白咏敬亭山的诗句作结,令人觉得敬亭山的美景是一条无形的光带,一直激发着不同时代文人的诗兴与激情,令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它沤歌、为它赞美。

文章后段写梦境中的敬亭山。尽管“与所游者异”,但仍是现实美景的延伸,是作者心灵愉悦的折shè,是审美实体的剪影。山水的美景,在作者的心中变成了缤纷五彩的梦,令作者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梦幻。缅怀古人,更感青山长在,人生短促,不禁感怀万端。因而就有了“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的迷们。文章情景jiāo融,余味深长。

作者简介: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遂东,后又号谑庵,浙江山yīn(今绍兴)人。万历进士。曾任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思任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城破,即遁入城南凤林山中不食新谷而卒。其人锦口绣心,妙语连珠,与人谐谑,毫无顾忌,虽遇达官贵人亦不能禁。生xìng自放,爱好游历。其文清新诙谐,常于辛辣中见峭拔,不乏刺世之作。所作小品,颇多山水佳构。所著有《王季重十种》。

●明朝游满井记

京师渴处,得水便欢。安定门外五里有满井,初春,士女云集,予与吴友张度往观之。

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满之貌,泉突突起,如珠贯贯然,如眼睁睁然,又如渔沫吐吐然,藤蓊草翳资其湿。游人自中贵外贵以下,中者帽者,担者负者,席草而坐者,引颈勾肩履相错者,语言嘈杂卖饮食者,邀河好烧,好酒,好大饭,好果子。贵有贵供,贱有贱鬻,势者近,弱者远,霍家奴驱逐态甚焰。有父子对酌,夫fù劝酬者,有高髻云鬟,觅鞋寻珥者,又有醉詈泼怒,生事祸人,而厥夭陪乞者。传闻昔年有fù即此坐蓐,各老妪解襦以惟者,万目睽睽,一握为笑。而予所目击,则有软不压驴,厥夭抉掖而去者,又有脚子抽复堕,仰天露丑者,更有,喇吓恣横,强取人衣物,或押人妻女,又有从旁不平,斗殴血流,折伤至死者,一国惑狂。予与张友贾酌苇盖之下,看尽把戏乃还。

●明朝三茅观观潮

三茅观在吴山西南。三茅者,兄弟三人,长曰盈,次曰固,季曰衷,秦初咸阳人也。得道成仙,自汉以来,即崇祀之。第观中三像,一立、一坐、一卧,不知何说。以意度之,或以行立坐卧,皆是修炼功夫,教人不可蹉过耳。宋绍兴二十年,因东京旧名,赐额曰宁寿观。元至元间毁,明洪武初重建。成化十年建昊天阁。嘉靖三十五年,总制胡宗宪以平岛夷功,奏建真武殿。万历二十一年,司礼孙隆重修,并建钟翠亭、三义阁。相传观中有褚遂良小楷《yīn符经》墨迹。景定庚申,宋理宗以贾似道有江汉功,赐金帛巨万,不受,诏就本观取《yīn符经》,以酬其功。此事殊韵,第不应于贾似道当之耳。

余尝谓曹cāo、贾似道千古jiān雄,乃诗文中之有曹孟德,书画中之有贾秋壑,觉其罪业滔天,减却一半。方晓诗文书画,乃能忏悔恶人如此。凡人一窍尚通,可不加意诗文,留心书画哉?

徐渭《三茅观观潮》诗: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宝树攒攒摇绿波,海门数点潮头动。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概量春雪?黑鳌载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干。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身萦城隍。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鹿苑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祗树。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又《三茅观眺雪》诗:

高会集黄冠,琳宫夜坐阑。梅芳成蕊易,雪谢作花难。檐月沉怀暖,江峰入坐寒。暮鸦惊炬火,飞去破烟岚。

●明朝游虎丘小记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矾,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锋及佛灯隐现林抄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合至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yù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题记:本文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一度在秋中,对月色美、游人少、以红粉笙歌点缀的虎丘感到“亦复不恶”;对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抄的虎丘感到“独往会心”。一度在春中,“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yù与清景俱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