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 > 第 28 章

第 28 章 免费阅读

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yīn,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shè者中,弈者胜;觥筹jiāo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yīn翳,鸣声上下,游人去南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题记:《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散文中的代表作,本文的写作风格亦极具特色,整篇行文洒脱、放dàng不羁,实是古散文中的脱世之作,读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和说教感。且看开篇几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给读者展现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随后话锋一转,“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几句切入主题。谁起的名字呢?是太守自己。自然、洒脱之气溢于字里行间。太守的文章不止洒脱,其生活习俗也是潇洒、脱俗,“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一饮即醉,但他又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看着醉翁亭周围优美的景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yīn,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谁又能不醉呢?醉翁亭是全文中心景物,作者用移步换景法点明它的位置,渲染它四周环境的清秀幽深。报景由元而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水,由望至行,犹如导游入胜,给人美不胜收之感,体现欧文纡徐曲折的风格。第一段从空间角度描绘滁州山水、琅琊林泉,无处不美。第二段则是从时间角度突出它一年四季,旦夕朝暮,无时不美,其乐无穷。后两段虽不再正面描写醉翁亭,却处处离不开它。

太守是中心人物,文中凡九见。写建亭者是虚,写命名者太守是实;写滁人游是陪衬,写太守宴是中民;写众客醉是烘托,写太守醉是主体。这种烘云托月、盘马弯的写法,也体现欧文纡徐委曲的风格。

“乐”是全文的中心线索,凡十见。就种类言:有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就太守之乐的内容而言,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而乐人之乐才是“醉翁”之意所在。就表现太守之乐的手法而言,第一段直接叙述,说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第二段借景抒情,借四时美景,抒发“乐亦无穷”之情;第三段烘托陪衬;第四段议论比较,分析禽鸟之乐、众人之乐与太守之无法的不同,点明文章主旨。表现手法的灵活多变也是欧文曲折委备的原因之一。

本文句式亦骈亦散,创造xìng地运用了二十一个长短错落、句型各异的“也”字句,增加了文章纡系列徐委曲的情致。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又是金石学家。幼孤家贫,好学不辍。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知制诰。因直言急谏,被谪出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谥“文忠”。欧阳修博通群书,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部分诗反映民瘼,现实意义较强。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但部分诗因说理过多,形象不够生动。其诗成就不如散文。欧词多写爱情,也有部分题材突破传统,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著有《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六一词》、《新五代史》等。又是金石学家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宋朝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yù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以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yù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应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宋朝归田录四则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日:“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徘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议者以为得礼。二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日:“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jiāo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逾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xìng煸急,遂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干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陈康肃公尧咨善shè,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shè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shè乎?吾shè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shè?”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