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仪礼注释最新章节 > 第 16 章

第 16 章 免费阅读

不见。

(122)此节述主人息司正之仪。速:使人召请。

(123)公士:在官之士。

(124)西序之席,北上:对此句的解释,众说不同。张惠言《读仪礼记》说:“当如《大shè》小卿之席在宾之西,众宾继而西,故有东面席也。”此说较妥。

(125)胑(h0):即干ròu条。胑又称作脡,取其挺直貌。脯用笾,五胑,祭半胑横于上:即用笾盛五条脯,另有半条脯横置在上边,供祭祀之用。

(126)乐正与立者齿:立者,指堂下众宾。谓乐正与堂下众宾一起依序受酬、荐脯醢。

(127)三笙一和而成声:《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此谓三人吹笙一人吹和而成乐曲。

(128)立者:指堂下众宾。

(129)弟子:众宾年少者。戒之:其先shè,故教诫之。

(130)熊侯、麋侯、画以虎豹、画以鹿豕:此诸种侯,皆统称为兽侯。侯制有三:大shè之侯用皮,称作皮侯;宾shè之侯用布,以五彩画之,称作五采之侯;燕shè之侯,则在靶心处画诸兽之头像以为正鹄,称为兽侯。大shè之侯,是用虎、熊、豹等兽皮饰侯之侧,又方制皮为靶心,是为皮侯。宾shè之侯,王用五采,从内到外,以朱、白、苍、黄、玄五彩画之,亦称五正之侯;诸侯用朱、白、苍三彩画之,亦称三正之侯;大夫、士之侯画以朱、绿二彩,亦称二正之侯。宾shè及此乡shè,对大夫士而言,当张采侯二正。此处之所以记燕shè之侯,张尔歧《仪礼郑注句读》解释说:“此乡shè当张采侯二正,而记燕shè之侯者,以燕shè亦用此乡shè之礼,但张侯为异耳。”质:以色彩画其底,不彩画者,则直接在白布上画动物头像。

(131)凡画者,丹质:凡画者,指宾shè与燕shè之“侯”言,此二种侯,都要彩画云气于侯侧以为饰,云气要以丹(朱红)色为底色。

(132)物长如笴:物即shè时所立处,画十字为标记。谓物的纵画一箭杆(三尺)长。其间容弓:谓上下shè相距一弓(六尺)长。距随长武:距随:物的横画。武:足迹。谓武的横画长约一足(一尺二寸)。

(133)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序:州学。堂:堂与室相对,有室,指乡学。谓州学之物(shè时立处)的位置在屋之中脊(栋)下;乡学之物的位置则在前楣(第二檩)下。

(134)命负侯者,由其位:司马在其原位(司shè之南面向东之位)遥命获者负侯。

(135)旌,各以其物:旌:指获者所执的旗。物:古代九旗之一。《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物是大夫、士所树的旗子。此谓获者执旌,各用其平常所建之物。

(136)无物,则以白羽与朱羽糅:无物:指小国之州长,为不命之士,不命者无物。无物者,则以白羽和朱羽杂缀为旌。杠长三仞,以鸿脰韬上,二寻:杠即旗竿。仞:七尺为仞。鸿脰(dòu):鸿雁的颈项。寻:八尺为寻。这句是述旗竿之制。谓旗竿长两丈一,在其一丈六尺(二寻)以上处,以鸿脰韬之。一说此鸿脰亦用帛缝制而成,形似鸿脰,因以名之。

(137)二指:指食指与中指。挟:即用食指与中指夹住。

(138)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蛇jiāo,韦当:这句话述楅的形制。但对其解释却众说不一。博:广。龙首,其中蛇jiāo:郑玄注说:“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jiāo。”韦当:郑玄注:“直心被之衣曰当,以丹韦为之。”就是说,当,形似背心,以朱红色的皮子制成。据此,楅之形制为:两端作龙首,中间为蛇身相jiāo状,以丹韦为当设于上以承矢。

(139)楅,髤(xiu),横而奉之,南面坐而奠之:髤:赤黑漆。谓楅,以赤黑色漆漆之,设楅者横捧之,面朝南坐下,放置于中庭。

(140)shè者有过则挞之:有过,指以矢伤人。挞:以扑抽打。

(141)取诱shè之矢者:指下耦之下shè。此即上文所说,三耦拾取矢,“后者遂取诱shè之矢,兼乘矢而取之。”“后者”即此所言“取诱shè之矢者”。

(142)摈:赞相之。

(143)鹿中,髤:鹿中,漆成赤黑色。前足跪,凿背容八算:孔颖达《礼记正义·投壶疏》说:“中之形,刻木为之,状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圆圈以盛算。”先首:首向前。

(144)袒纁襦(r*):襦:短衣。袒露纁襦而不ròu袒,大夫尊者,不露体。

(145)礼shè:演习礼乐之shè,与军旅的武shè相对而言。礼shè不主皮:一说礼shè以其容体合礼乐为主,而不以中为俊。《论语·八佾》则说:“shè不主皮,为力不同科”,依此,则shè不主皮,又解为只以中而不以贯革为主。从记文上下文的关系看,当以前说为妥。

(146)臑(n4o):牲体前肢。

(147)皆有祭:祭指祭肺。谓释获者和获者之俎,除离肺外,都有祭肺。参阅《士昏礼》注(21)。

(148)五终:演唱诗一篇、奏乐一成为一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