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仪礼注释最新章节 > 第 11 章

第 11 章 免费阅读

。谓主人于群吏中,立一人以相礼,与之迎宾于乡学门外。

(10)厌(y@):长揖。

(11)此节述主人献宾之仪。进:向东前行。

(12)沃洗者:古人盥洗,用人执器浇水,下有器(洗)接脏水。沃洗者,即执器浇水侍候盥洗的人,亦主人之群吏。

(13)折俎:牲体肢解,节折盛于俎。

(14)却左手执本:左手掌朝上执肺的根部,却左手:仰其左手。本:肺根,肺的厚大一端。

(15)弗缭,右绝未以祭:缭:缭祭,古代九祭之一,即以右手从肺根部抚摸至末端,断绝肺尖以祭之。绝:绝祭,亦九祭之一。缭祭有两个动作,一是“缭”,一是“绝末”。绝祭则直接断取肺尖以祭,故说是“弗缭,右绝末以祭”。

(16)捝(shu@):擦拭。

(17)告旨:称美酒。旨:美。

(18)此节述宾酢主人之仪。揖让如初:指像献宾时那样一揖一让。

(19)降盥,如主人礼:指像主人献宾时那样的从降、辞对之仪。

(20)不告旨:酒乃主人自己之物,故不告旨。

(21)崇酒:即充酒,添酒。

(22)此节述主人酬宾之仪。宾不辞洗:此杯为主人自饮,故宾不辞洗。

(23)此节述主人献介之仪。宾降立于阶西:主人将献介,宾须候于堂下。  (24)此节述介酢主人之仪。降辞如初:指与宾酢主人时相同。

(25)此节述主人献众宾之仪。众宾之长升拜受者三人:众宾之长,指众宾中年长者。

(26)不拜既爵:干杯后不拜。众宾地位低,礼从简。既爵:即卒爵,干杯。  (27)每一人献,则荐诸其席:每一人,指众宾之年长者三人。

(28)众宾辩有脯醢:辩:遍。此众宾指年长者三人之外的众宾,其位在堂下。每献一人,亦荐脯醢于其位。

(29)此节述一人举觯之仪。揖让升:是说主人与宾揖让而主人先升。

(30)众宾序升:众宾:指众宾之长三人,堂上有其席。序升:依次序而升。(31)一人:主人之吏。举觯于宾:举:郑注:“发酒端曰举。”此处赞者举觯于宾之仪,乃下文旅酬(宾主及众人依次相酬)的开端,故称“发酒端”。

(32)奠觯于其所:所指荐西稍南的地位。

(33)此节述乐工升堂歌三终及献工之仪。设席:为乐工设席。堂廉:堂的侧边。(34)工四人,二瑟,瑟先:工:乐人。四人,二瑟:四人中,二人鼓瑟,二人唱。瑟先:依序,瑟者在前,歌者在后。

(35)相者:扶工的人,为宾中年少者。工皆盲者,故需有人相扶。左何瑟:以左手持瑟。后首:瑟首(可鼓部位)在后。挎越:越:瑟下孔。挎越即以手指伸入瑟下孔中持之。内弦:弦向内,即弦朝身体一面。右手相:以右手扶工。

(36)乐正:乐官之长。正即长。《周礼》有大司乐、乐师之职。此乐正为诸侯之官。

(37)《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皆《诗·小雅》中诗篇。

(38)一人:工之长,亦即四工之内为首者。

(39)使人相祭:人:上相者。相祭:相其祭酒祭脯醢。

(40)大师:亦工,依郑注,大师乃君赐与大夫之乐人。

(41)此节述笙奏三终及献笙之仪。笙:吹笙者。磬南:在击磬者之南。

(42)《南陔》、《白华》、《华黍》:此三篇均属《小雅》,但存目录而无诗。(43)一人:吹笙人中之长者。

(44)此节记间歌三终。间歌,一歌一吹,jiāo替进行。《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皆《小雅》诗篇。《由庚》、《崇丘》、《由仪》三篇,《小雅》有目而阙诗。

(45)此节述合乐及告乐备之仪。合乐:堂上歌瑟、堂下笙磬共奏此诗。《关雎》、《葛覃》、《卷耳》为《诗·周南》诗篇,《鹊巢》、《采蘩》、《采蘋》为《召南》诗篇。

(46)此节述立司正、安宾之仪。侧降:主人一人降,宾介不从。侧:特。

(47)作相为司正:作:使。此相即上文与主人迎宾于门外的“一相”。上称相主相礼,今称司正,意在监酒。

(48)请安于宾:安:止。因宾yù去故止而留之。

(49)相拜:此相亦赞相、辅助之义。

(50)此节记司正表位。共:拱手。

(51)此节述宾酬主人之仪。此宾酬主人,为旅酬的开始。俎西之觯:即上文一人举觯,奠于荐西稍南之觯。

(52)此节述主人酬介之仪。

(53)此节述介酬众宾,众宾旅酬之仪。旅:序。旅即旅酬。下文介酬众宾、众宾又依次序相酬,即所谓旅酬。

(54)某子:某指受酬者之氏。

(55)司正退立于序端:司正命受酬者后,退立于西序端。酬毕,又升相酬,命受酬者。如此一一命受酬者。旅酬毕,司正方下堂复位。

(56)受酬者自介右,众受酬者受自左:众宾中首一人受介酬,自介右受酬;第二人以下受前一人酬,皆自酬者之左受酬。介右:介东。受自左:在酬者之西受之。凡授受之法,授者在右,受者在左。受酬者自介右受之,乃尊介在左之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