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春秋配最新章节 > 第 8 章

第 8 章 免费阅读

石敬坡到侯家井中,打捞尸首,却不是姜秋莲,是一个白发男子。贾氏说是她的丈夫,小人只得把井主也带来了,一听太爷定夺。”耿太爷道:“唤井主人来。”侯上官跪下。问道:“你井内为何有尸首在内?”侯上官道:“小人其实不知道。”知府吩咐且自收监。又叫石敬坡上来,知府问道:“如今井内却怎么不是姜秋莲呢?”石敬坡回道:“小人亲眼见她投井的,不知怎样变化了。”知府也吩吩收监。叫贾氏上来,贾氏跪倒。知府问道:“井内的尸首,你说是你丈夫,你认得真么?”贾氏道:“认得真。”知府吩咐:“你且下去。”自己纳闷道:“这桩事一发不得明白了。”公差跪倒爷:“启老爷,有个秀才说,此事他倒明白,小人也把他带来了。”知府说:“与我带上来。”只见那秀才摇摇摆摆,气昂昂的绝不惊忙,走到大堂檐前,挺挺的站立。虽然带着绳锁,一点不放心上。知府问道:“你既是秀才,怎么连个礼也不行。”何巡按道:“俺是读书人,自幼不入公门,又不曾犯法,行什么礼。”知府问道:“你在庠在监?”何巡按道:“也不在庠,也不在监,特奉主命来游玩河南的。”知府问道:“你主是谁,要你往哪衙门去游?”何巡按道:“在下何得福特蒙圣恩差俺巡按此处,有何专衙?”知府闻听,大惊失色,忙离了公座,上前打躬,说:“不知大人到了,卑职有失迎接,望祈恕罪。”吓得那些公差,把绳锁摘下,只是磕头。何巡按道:“唤我的人役来伺候。”正自吩咐,只见探子来报,贼势凶勇,攻打甚急,求老爷定夺。知府吩咐再去打探,探子飞马去讫,何巡按问道:“莫非就是强盗张言行么?”知府答道:“正是。”何巡按道:“本院在途中,闻得贼势厉害,贵府若不亲临阵前,只怕众军xìng命难保,贵府便不能无罪了。”耿知府打下一躬,说:“大人吩咐的是,卑职即刻出马。”保巡按道:“理当如此。本院暂且回到察院,听候消息。”知府遂唤人役们,送大老爷回察院,小心伺候,打发巡按上轿而去,才说:“看我披挂来。”点过三军,一齐上马,摆开队伍,竟扑城外而来。

却说张言行那边,也有探望军情的,飞马来报说:“启上大王,南阳刺史亲统三军,前来对敌。”张言行闻听大喜,说:“李翼,你主人有救了。如今耿知府亲自出马,我这一去撞破重围,拿住刺史,何愁你东主不出来。”李翼道:“总仗张爷虎威。”张言行遂令王海保定李翼,自己率领喽卒,一马当先,冲上前去。不多一时,两垒相对。耿知府挺qiāng临阵说:“马上的可是张言行么?”张言行答道:“既知是张爷爷,何不下马投降。”耿知府大怒道:“好大胆鼠贼,朝廷有何负你,擅敢造反?”张言行道:“我此来专为你这害民贼,轻薄绅士,屈陷人命。”耿知府问道:“屈陷何人?”张言行道:“邓州李花,犯的何罪,将他监禁在狱。”耿知府道:“他有罪无罪,与你何涉,胆敢猖狂。我便擒你,和李花一处斩首。”张言行闻言如何容得。一怒杀来,混杀一阵。耿知府虽有军将,但从没对敌,如何能取胜。遂令鸣金收军,暂回城去。张言行见天色将晚,也随机归营。李翼上前说:“闻听张爷阵上言语不好,恐反害了我主人也。”张言行说:“怎么反害了他?”李翼说:“张爷对耿知府说,因我主人起兵,知府这一进城来,必把我主人先杀了。这岂不是火上添油么?张爷且请再思。”张言行闻听李翼之言,觉也说得有理,急得遍身流汗,半日不语。踌躇一回,说:“不该在阵前说出真言,果是算计不到,倘如李翼之言,岂不把李春发速速死也。这便怎么处?”寻思一回,说:“也罢,事既到此,我便与李仁弟死在一处,也完了我心事。王海兄弟,如今你可埋伏要路,听我消息。”王海应道:“遵哥将令。”张言行才道:“李翼不必啼哭,我假作败兵,混进城去,打探你主人消息,以便救他。”李翼道:“极蒙张爷高情,若到城中,也须相机行事,不可造次。”张言行道:“何劳嘱咐。”遂吩咐众喽道:“你们头目,即速挑选五六十名精壮的,随我前去。俱作百姓模样,或扮挑柴的,或装负米的,或作各色工匠,不拘哪行,任凭装点。须要前后进城,不露色相才好。入城之后,散乱照应,不可聚集。俱在府衙左右观望,以举火为号,便一齐杀出,不可有误。”众喽应声,各自预备,随身各带器械,外用衣服掩盖,杂在众人之中,挨进城去。却喜城门不甚防范,就在府衙左右等候。张言行也打扮败兵气象偷进城内,打听李春发消息。

不知可能救得李春发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重金兰擅劫法场 明大义逃归囹圄

且说耿知府见张言行兵势甚勇,领军回城思量道:贼势甚觉难平,却怎么处。不如告禀巡院,细细酌量,再作道理。遂急急上轿往察院去,来到辕门,巡捕官通报,巡院传见,请耿知府内书房相会,以便商议军情。耿知府见了,打恭施礼,巡院谦让一回,分宾主坐下。何巡按问道:“贵府胜败如何?”耿知府禀道:“贼势甚是凶勇,不能取胜。大人,原来那李花与他同谋,望大人早早处决,以免后患。”何巡闻听惊讶道:“果然如此,事不宜迟,待我升堂,即速发落便了。”遂令传点坐在暖阁,众役排班,呼喝已毕,何巡按吩咐,叫刽子手伺候,快把李花提出,实时斩首。众役答应,疾快出衙,向府监提人。街面上俱一齐谈论道:“此番提李花出狱,多凶少吉,可怜他是读书人,遭此重罪。”这张言行久在衙前,打探动静,闻得此信,遂招集众喽在僻巷一个破庙宇中,四顾无人,才商议道:“不好了,我在衙前听得牢中提人,想是要斩李花。你们在左右观望,若见他有斩人光景,便随我上前一齐抢夺。杀出城门,不可有误。”众贼人道:“我们晓得,不必长谈,恐旁人听见,又生祸端。”说完仍散在衙门左右,往来偷瞧,专等消息不提。

却说众役到监中提出李花,即往察院来,上前通报,说:“李花提到。”李花跪在堂下,说:“爷爷冤枉呀!”何巡按道:“你冤枉什么,既与反贼同谋,那柳道杀人,是你无疑了。”李花道:“大老爷,那集侠山叛逆贼寇,我与他虽是同郡,从未jiāo游,日下小人既误犯重罪,披枷带,还指望青天开眼,得遇大赦,未必无出头日子。至于柳道杀人,俺是读书人,无此辣手。哪有一点影响,况敢与叛贼同谋,作这灭九族的事情。望爷爷法台前怜念儒生,格外详审罢。”巡按道:“在我跟前,你不必巧言强口,枉自分解。既已杀人,又通山寇,罪不容诛。叫监斩官,即将李花绑起,chā上标子,押赴杀场,速速开刀,勿得停留。”刽子手一齐动手,绑拴完备,巡按用珠笔点了名字,两人扶着,出了察院。正往前行,只见五六十个人,各执器械,随着一个烟毡大帽,手抡双刀的,将刽子手砍倒,解开李花缚绳,令个精壮小军,背将起来,领定众寇,杀到城门。幸喜防御人不多,那些门军见势头来的凶恶,不敢十分争斗。这张言行大喊一声,说:“你们各自回避,倒是造化,省做刀下之鬼。”一面说一面将护门军倒数人,把铁锁劈开,门拴扳起,开了城门,一拥出城,竟回大营而去。随后城内武官,点起军兵,齐来追赶。张言行领着众人,早已走出他们营盘齐楚,不敢再追。哪料王海埋伏之兵一直杀来,官军看得明白,不肯迎敌,暂且退回入城去了。王海也不追赶,竟自回营。

却说李花,一经捆绑,早已魂飞天外,昏昏迷迷,架到街心,又不知人从何来,忽然解缚绳背负而逃。只觉虚飘飘昏沉沉,也不晓得身首在一处,不在一处。dàngdàng悠悠满耳风生,一霎之间,携到一个所在,才觉有人与他披上衣服,心神稍觉安稳,只是有话说不出来。停了一会,耳中猛听有人唤他:“贤弟醒来。”又听得说:“相公醒来。”又苏醒了半时,猛睁开眼,见张言行身披甲,面前站立,又见李翼也在旁边,擦眼抹泪的哭,不知是何来历,才开口问道:“张仁兄,这是什么所在?”张言行道:“贤弟我为救你,领人马下山到此,与耿知府jiāo战,那耿仲被我杀败,我便假做百姓,混进城去。不料贤弟正绑法场出斩,是为兄劫了法场,救了贤弟出城。这便是愚兄的营盘了。”李花道:“原来如此,但我犯罪,自有一身承当。如今仁兄舍着xìng命把我救出固好,但只是劫了法场,非同儿戏。城中官员岂肯罢休,却怎么了得。再者我在邓州遭难,是何人传信,怎么得知的?”张言行道:“我在集侠山,何等自在。你家李翼来说,我方领人马到此,受了多少劳碌,反惹你致怨。”李花闻听,向着李翼道:“老奴才,我死自死,谁叫你来。你主人是朝廷俊秀,虽然犯法,想是前生冤业。如今做出这事,连累我的香名,反遗臭万年了。可恼可恼。”张言行闻听,含嗔道:“这才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贤弟休生埋怨,不必如此。到明日,再重新商议罢。”李花道:“非是致怨仁兄,水火中救人,真是天高地厚之德,碎身难报。但人各有xìng情,不能相强。甘心就死,不肯为逆。倘朝廷不容,定来剿灭,仁兄设有疏失,岂不是小弟连累哥哥。于心何忍,实是不安,并非致怨。”张言行闻言,又转喜色道:“愚兄岂不知此,但我两人,相jiāo甚厚,所以轻生重义,哪有别心。”遂吩咐王海,令小卒打绑提锣,营外巡视,恐有劫寨之兵。急速摆上筵席,与李贤弟压惊。王海应声办理去了。张言行让李生上坐,自己下陪。众卒斟上酒来,随后大盘ròu食,并山中野味,甚是丰盛。劝李花饮酒,李花不好却情,只得勉强应酬,说些得罪情由,感激话头。天已二更时分,李花辞醉不饮。张言行也觉身体困乏,说:“贤弟也得将息将息,安歇一夜,明朝再讲,愚兄告别罢。”李花道:“小弟困乏,也就去睡。”打发张言行安寝,自己心中有事,哪里睡得着,悄悄起来,看桌上现有令箭,我且拿去逃出营盘,再作道理。又听了一听,闻得张言行鼾声如雷,说:“张兄既已睡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咳,虽是朋友好意,不肯忘旧,但是非之地,难以久留。趁着月色明亮,正好走路。”急急忙忙,正往前行,巡更的遇见,问道:“什么人?”李花道:“我是查夜的。”更夫问道:“可有令箭?”李花道:“这不是令箭。”更夫道:“既有令箭,过去罢。”这李花逃出营来,无人查问,急往前去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