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古今中外知道点最新章节 > 第25节

第25节 免费阅读

府很不满意盟友们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的“建议”,并表示拒绝。而英c法两国以解除盟约要挟,还警告捷克要对可能挑起的战争负全部责任。弱国无外交,万般无奈之下,捷克政府只好选择屈从英法的利益,同意割让领土。

英c法两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去助长法西斯的野心,却不知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9年3月,德国侵占了整个捷克。5个月后,德国侵略波兰,挑起了对英c法的全面战争。

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第四章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远交近攻”的脆弱协定1

作者:梁功平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为10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对大战进程发生了重要影响。

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后,苏联面临着极其复杂和险恶的国际形势:第一,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战火即将蔓延到苏联的边境;第二,在东方,日本在1939年5月向苏联寻衅,挑起诺蒙坎事件,苏联军队正在同日军进行激烈的局部战争;第三,张伯伦政府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但又被迫改变不与苏联进行任何联合的僵硬态度;第四,希特勒要称霸欧洲大陆,其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他看到英法两事准备不足和对德软弱的态度,决定先进攻英法。为了避免在同英法作战时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对苏联做出重大让步,使苏联保持中立。

早在1938年12月1939年2月,根据德国的倡议,苏德之间就缔结贸易信贷协定问题举行谈判。1939年7月下旬,英c法c苏决定举行军事谈判,德国担心它们会结成军事联盟;同时,德国实施“白色方案”的时间也日益迫近,急于同苏联达成协议的希特勒决定对苏联做出重大让步。1939年4月中旬,英c法c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政治c军事谈判,会谈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内容是:第一,缔结英c法c苏之间有效期510年c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第二,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第三,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然而,这些建议并未实现,谈判毫无结果。而德国却抓住三国彼此猜疑而又缺乏诚意的矛盾,在利诱c威胁苏联的同时,暗中和英国秘密会谈。英法企图“祸水东引”,英国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实际上给希特勒指出一条向苏进攻的道路。8月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17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再次会见莫洛托夫,表示愿与苏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第四章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远交近攻”的脆弱协定2

作者:梁功平

8月2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署的全权证书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有效期为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武力活动c发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动的对象,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以任何支持;双方都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永久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该条约还包括一项秘密附属议定书。它主要划分了德苏之间的利益范围界限。其中规定: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c波兰的那累夫河c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同时,德国还默许了苏联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附属议定书给当时驻莫斯科各国使团,继而给整个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解除了苏联长期以来对英法搞“祸水东引”的忧虑,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是,苏联放弃同西方民主国家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同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订约,则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c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力量。苏联自己最终也深受德国毁约c突然袭击之害。至于条约所附秘密议定书涉及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它粗暴践踏了小国的基本民族主权,是一种强权政治的行为。德国利用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其免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它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按苏德之间的秘密协议,在德国“闪电”战攻打波兰的同时,1939年9月17日,苏联派60万大军进攻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共约20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11月,再次出兵芬兰,从芬兰手中获得了4l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接着又通过外交手腕迫使立陶宛c拉脱维亚c爱沙尼亚“申请加入”苏联,使苏领土又增加了174万平方公里;此外,苏联还派兵进攻罗马尼亚。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为苏联获得了近4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c2400万人口,从而建立起了从芬兰湾到黑海海岸的“东方战线”。

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第四章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闪电战吞噬波兰1

作者:梁功平

闪电战吞噬波兰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c2800辆坦克c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就是利用大量快速部队和新式武器发动猛烈攻击,在短时间内取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战术。这种新的军事思想是一战后英事理论家富勒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坦克的高度机动性,在空军的配合下大量使用坦克部队可以速战速决。最初,富勒的这种先进战术思想未能在英c法军界引起重视,反而被当作一种哗众取宠的主意,许多将军仍然坚持认为坦克只能配合步兵作战。然而这种战术思想被战争狂人希特勒所看中并采纳了,在二战开始时用于突袭波兰便大获成功。

法西斯德国之所以选定对波兰作为其侵略战争的开始,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波兰重要的战略地位,占领波兰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临波罗的海。除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波兰还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第四章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闪电战吞噬波兰2

作者:梁功平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就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地区,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c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无理苛刻的要求遭到了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希特勒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装甲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首先歼灭维斯瓦河以西的波军主力,占领西部和南部工业区,然后向波兰腹地推进,围歼波军残余部队,力求两周内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为了保证能迅速突然地吃掉波兰,希特勒在政治c军事c外交等方面玩弄了一系列欺骗手法,大放和平烟幕,麻痹对方,以掩盖其紧张的战备活动。对原来与波兰有边境争议的但泽走廊和但泽市,希特勒故意表示:“德国方面,可延至来年或更久”;并向英国政府示意:“但泽问题乃属地方性问题。”在发起战争的前几天,德国还派遣了一艘战舰伪装为训练舰访问但泽,并派了一个“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波军参谋部,并向波兰军事当局解释:“德国准备进攻波兰全是谣传,德国确定不动员。”直到临战前几小时,德国外交部长还假装非常亲热的样子接见了波兰驻柏林大使,并举行会谈,会谈后,柏林电台立即广播了德国的和谈提案。在一片和平气氛的掩盖下,希特勒向波兰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和作战物资。部分德军还扮成但泽军队模样,从东普鲁士开入但泽。德国的法西斯组织“黑卫团”,也以进行体育比赛为名进入但泽。

当一切都准备充分后,就只差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了。为了所谓名正言顺,希特勒导演了“德国遭到波兰侵略”的闹剧。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希特勒和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c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依据闪电战的要求,德军首先出动了2000多架轰炸机,对波兰全国主要的机场电站c桥梁c行政中心c交通枢纽狂轰乱炸。在飞机空袭的掩护下,以坦克和摩托化师为先导的地面部队迅速突破了波军防线。深入波兰阵地后,德军如入无人之境,每天向前推进将近60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