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古今中外知道点最新章节 > 第6节

第6节 免费阅读

河的恩赐

“母狼与婴儿”的传说1

作者:梁功平

古罗马

“母狼与婴儿”的传说

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收藏了一尊母狼哺育两个婴儿的青铜像。母狼四肢健壮,神态凶残,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那颈部卷曲的毛,下垂的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极为真实。母狼整体的神情警觉而威严,象征了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在它的腹下,有两个可爱的男婴,正抬头吮吸着母狼的奶头。这尊铜像蕴含的是一段罗马建城的传说。

相传在特洛伊战争后,有些特洛伊人侥幸逃脱出来,坐船漂流到意大利半岛上,在中部台伯河出海口附近定居下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亚尔尼龙伽。这里森林密布,阳光灿烂,土地肥沃,特洛伊人在此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亚尔尼龙伽国王有个弟弟叫阿穆留斯,他处心积虑,最终篡夺了哥哥的王位。因为害怕哥哥的后代报仇,他杀死了侄子,并强迫侄女西尔维亚去做女祭司,终身不许婚配。但战神马尔斯却爱上了西尔维亚,并使她生了一对孪生子。阿穆留斯得知后,怒不可遏,处死了西尔维亚,并下令将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淹死。谁知篮筐不但没有沉没,而且漂到河边。孩子的哭声引来了一只母狼。她把两个孩子衔走,但没有伤害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回了山洞,并用狼奶喂养他们。一只啄木鸟也给他们找食物。后来一位善良的牧羊人福斯图卢斯发现了这对孩子,把他们带回家中抚养,并给他们起了名字,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勒莫斯。牧养人后来终于打听到两位孩子的身世,为了他们的安全,他发誓不泄漏秘密。兄弟俩从小苦练武艺,长大后变成了健壮勇敢c武艺出众的青年。在他们的身边逐渐聚集起一群牧人c流浪者和逃亡的奴隶。

一天,兄弟俩偶然中遇到了外公,这才惊讶地得知了自己的身世。阿穆留斯的残暴统治早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于是罗慕路斯兄弟俩就带领无法忍受残酷压迫的牧人c流浪汉和奴隶,举兵杀死了阿穆留斯,然后把政权还给了外公。他们在自幼长大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城市,也就是罗马城的前身。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母狼与婴儿”的传说2

作者:梁功平

不幸的是兄弟俩为了确定新城市的名字和争夺统治权争吵起来,并发生了兄弟相残的惨剧。最终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勒莫斯,并用自己的名字将城市命名为罗马,成为罗马城的最高统治者。据后来的罗马学者瓦罗推算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所以古罗马人将这一天作为开国的纪念日。

罗马城始建之初,居民以男子为多,身份多是逃亡者c流浪汉,甚至流氓c盗贼。他们崇尚武力,凶狠好斗。因为城中人口稀少,最高统治者罗慕路斯曾千方百计请求周围部落把姑娘们嫁到罗马城来,可是屡遭拒绝。于是罗慕路斯心生一计,他向邻近部落宣布:不久罗马将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欢迎大家前来参加。节庆的日子到了,城里一片欢腾。附近一个叫萨宾的部落来的人特别多,而且多半带着妻女。正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奇妙的游戏吸引时,罗慕路斯发出了预定的信号。罗马青年冲进萨宾人中,每个人抓住一个自己看中的萨宾姑娘带回家中成亲。萨宾人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怒气冲冲地退出罗马城,发誓要报仇雪恨。

一年之后,双方军队在罗马城旁的一个峡谷中,准备进行决战。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从山岗上冲下一群被罗马人抢走的萨宾妇女。她们披头散发,泪流满面,怀抱刚吃奶的孩子,哭叫着来到两军阵前,她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双方不要互相残杀。因为不管哪一方得胜,她们都是受害者,或者是失去父亲兄弟,或者是失去孩子的父亲,成为寡妇。仇恨的心被融化了,双方的战士终于停止了残杀,并且订下和约:两个部落合二为一,世世代代都居住在罗马城,互相关心,互相保护。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影响世界的法律1

作者:梁功平

影响世界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的颁布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成果。

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不仅在政治上专权,而且在经济上也扼制平民。罗马自建城以来,不断向外扩张,夺得了大片土地,无地和少地的平民都希望能从新扩张的土地中分得一份,但贵族时常只拿出少量土地来分配,而把大片土地收为公有地,供自己享用。共和初年,战争频繁,平民因连年出征,往往向贵族举借以人身为抵押的高利贷。当时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作为债务奴隶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政治权力c土地和债务问题构成了当时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焦点。

此外,平民在司法审判中也经常成为不公正判决的牺牲品,因为当时的习惯法是不成文的,而解释权掌握在贵族充任的执政官手里。这一切都触发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长达200多年之久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公元前494年,罗马与厄魁人和伏尔西人发生战争,可是出征作战的平民战士和甚至有战功的军官都因负债而遭受残酷折磨,平民要求贵族停止不合理的债务法,否则拒不出征。贵族口头应允,但随即背弃诺言。于是在敌兵压境之际,平民撤出战斗,以抗议贵族背信弃义,抗拒不停止不利于平民的债务法。罗马因平民离去而兵力锐减,生产停滞,有被邻国打败的危险。贵族被迫向平民让步,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并承认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民官后发展到六人,最后达十人之多,他们有权否决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c法令和选举。保民官无行政职权,但其在职期间,人身不受侵犯。执政官与元老院不能对他的行动自由有任何妨碍。他可以行使否决权,制止或否定国家官员的决定乃至国家机关的法案。由于保民官由平民选出,因而平民有了自己的集会。公元前471年,平民集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的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影响世界的法律2

作者:梁功平

共和之初,罗马尚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规范十分含糊,而且其解释权和司法权又完全操在贵族手里,贵族法官利用没有成文法典的习惯法为贵族谋利益。平民们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罗马政府被迫于公元前451449年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相传公元前451年和前450年,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订法典。前者制订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充了两个法表。但很多学者对第二个十人委员会及其续订法表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刻有法律条文的铜表于公元前390或前387年高卢人入侵时被毁,保存下来的仅为不完整的片断条文,散见于较晚时代罗马著作家和法学家的论著和文集中。

十二铜表法与现代法典不同,它不是各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而是法律规定c宗教教义c道德戒律c伦理习惯等的混合物。

十二铜表法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公法第910表,也有私法第18表;既有实体法,也有程序法;既有民法,也有刑法;既有世俗法,也有宗教法;兼收并蓄,诸法合一。条文反映了罗马奴隶社会早期的情况。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罗马与迦太基的争霸战1

作者:梁功平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成为意大利的霸主之后,企图继续扩张,以称霸地中海。与此同时,西部地中海的强国北非的迦太基也在扩张海上势力。双方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其中包括三次大战。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一百多年,因为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史称“布匿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