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古今中外知道点最新章节 > 第1节

第1节 免费阅读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1

作者:梁功平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东有红海,北临地中海,东北一隅与西亚陆路相通,恰好处于亚c非c欧三大洲的联络处。从地形上看,埃及是个狭长地带,北部自开罗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区称为下埃及,南部自苏丹边界至开罗的狭长谷地称为上埃及。

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源头,它发源于非洲中部,长约6500公里,每年七月到十月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粗陋的工具,清除了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终于使这个气候干燥的地区,变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早期先进文明的代表。尼罗河谷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刀c石簇c石斧c石镰等等。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进入金石并用期,出现了铜器。通过考察这个时期坟墓中发现的刀c钻c斧c锄等工具,可以发现冶炼技术已相当发达。

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要求有水利灌溉设施与其相配套,于是“州”作为具有灌溉系统的单位出现了,每个州有自已的图腾和州神。随着社会分化,各州出现了军队和代表州的旗帜。全埃及约有40个这样的州,州长职位世袭,拥有祭祀c军事c司法诸权,实际是一个小国君。祭司c军官和在州长指挥下的其他上层人物构成州的统治阶级。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北部三角洲地区各州以布陀州为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下埃及王国出现后,上埃及以尼赫布特为中心,也形成了一个的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

下埃及的文化发展较快,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它不如上埃及强大。三角洲地区有难以通行的沼泽,各州有很大的性,国王对它们不易控制。上埃及的国王对各州的控制力较强,国势也较盛,成为古埃及居民最集中的地区。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实现了埃及的统一,开创了埃及的第一王朝。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王朝的地区之一。从美尼斯的统一到被希腊征服为止,古埃及史可分为早期王国c古王国c中王国c新王国和后期埃及等几个时期。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2

作者:梁功平

第三至第六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的古王国时期,到第七和第八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时,埃及陷于分裂,再也没有统一的政权。古王国全盛时期,国王法老的政权比早期王朝时大为巩固。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前2650年迁都孟斐斯,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早期王朝屡次爆发的下埃及反抗上埃及的战争,到这时已经平息。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50前2500年c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00前2350年的法老开始称为太阳神之子。太阳神被奉为全国的最高神。法老对臣属的权威是无上的,大臣在朝见时必须匍匐在御座前面,以胸贴地,吻法老脚前的尘土。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之下为宰相,全国司法c行政以及经济等重要政务都由宰相总揽。按照古代埃及的制度,一切土地都必须在宰相衙门登记,由法老赐予的土地执照必须由宰相衙门颁发,关于土地的诉讼也必须由宰相衙门审理。第四王朝开始以太子为宰相。太子辅弼法老,能借此获得统治的经验,巩固王权。各州的州长都由法老直接任命调遣。州长掌管全州的赋税c水利和司法是法老在各地方的代理者,必须贯彻法老的政令;遇有战争,则须从地方征发军队应役。但是从过去遗留下来的上下埃及的划分,在古王国时期还没有完全消除。第五王朝设南部总督,统辖上埃及各州的军务和政务;下埃及各州则由法老和宰相直接管辖。军队是法老王权的重要支柱。军队和军事机构的头目都由王族成员担任。步兵是唯一兵种,以弓箭为武装。东北边境西奈半岛和南方边境努比亚都驻兵设防;国内各地也遍设堡垒,以加强控制。

古埃及经过几度繁荣昌盛,逐渐衰落,随着波斯帝国的强大,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古埃及给人类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不可磨灭的。

下埃及最先出现了文字。如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表示水流动的样子,就逐渐演变为“水”字。有些图形文字逐渐演变成音节符号和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24个。各种符号组成词组,共有600多个。书写用的是纸草,其茎干剖为长条,彼此排齐连结成片,然后压平晒干成纸。这种纸草后来成为古代地中海区域一种通用的纸。古代埃及人的笔用芦管制成,墨汁用菜汁加烟渣调和而成。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也十分兴盛。古代埃及统治者兴建宏伟的建筑,目的是为了体现法老神权的无上威力。第四王朝的大金字塔在19世纪巴黎铁塔建成以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观。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时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圆柱高达21米,每个柱顶上可以容纳100人。其他如路克索尔神庙c吐坦哈蒙墓c拉美西斯二世墓c埃尔阿玛尔纳的宫殿,也都庄严宏大。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法老的转世之梦1

作者:梁功平

法老的转世之梦金字塔

在尼罗河下游开罗附近的基泽和萨卡拉等地,保存着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9座,他们和尼罗河风光交相辉映,古往今来,引来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小山似的金字塔究竟造于何时在生产技术能力落后的上古时期又是如何建造成的呢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是在古埃及早期,金字塔并不是法老们的灵魂安息之所。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法老的权力还不十分强大,因此修建的坟墓和贵族一样,都是“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即“凳子”,呈长方形,用泥砖建成。第三王朝的第二个法老乔塞尔在位时,国力强盛,他认为马斯塔巴不能体现法老的尊贵地位,于是让杰出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修筑一个高大而不朽的王陵。伊姆荷太普用山上采下的方形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高达61米,外面包裹着精致的白色石灰岩,周围则建起了高大的祭祀殿堂。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呈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在中文中称之为“金字塔”。

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50年公元前2500年,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精湛,出现了三座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它们坐落于开罗附近的基泽,是由三代胡夫c哈夫拉c孟考拉祖孙三代法老建造的。

胡夫金字塔是所有现存的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原高14659米,虽然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它的顶端已经被剥蚀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比7个国际标准足球场还大一些。塔身大约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48吨。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块之间没用任何粘着物,完全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塔身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至今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正是这样的设计,使金字塔能历经千年而不倒。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法老的转世之梦2

作者:梁功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