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最新章节 > 第34节

第34节 免费阅读

有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觉得他的身体日渐的衰老,他生怕他死以后,他的九个儿子不会和睦相处,这个家将不再成为一个家了。虽然现在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分家,但古人云九子九条心,使他更放心不下。他日夜想着这桩心事。一年很快地过去了,他更加不行了。一日,他到地里去拔草,因为家事太多,好久未来除草了,田野中长满了茂盛的草,连庄稼也隐没在草之中,一阵风来几乎分不清哪是庄稼哪是草了。他一根一根地拔呀拔,很久才拔去一小块。太阳快落山了。他摇摇头想道我真的不行了。这个家将来会怎样呢,会不会树倒猢狲散呢他无意中随手扯起一把草,却怎么也扯不动。回家后出了一身汗,在老伴的怪嗔下早早的歇着了,夜半时他醒来了,他想我可能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他连忙招呼老伴把九个儿子叫到床前说道:“孩子们,老爸只怕不行了,你们九个亲兄弟要好好的团结,不要争吵。”“老伴,帮我拿一束筷子来。”他先拿一根递给大儿子,“折断它。”孩子毫不费力折断了。老人再叫他们折两根,孩子们折起来就颇费力了,三根四根力气大的还能把它折断,当最后老人拿出九根筷子把它们束成一束说道:“孩子们,你们谁能折断它”九个孩子试了试,没有一个能够折得断。“孩子们,你们看,团结在一起就比单个的力量大得多了,古人说过独木不成林呀,我过后你们要团结起来维护这个家。”说完之后,这位聪明的老人就死了,他的九个孩子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把家团结得如一条心。

雄踞于美国芝加哥城密执安湖滨的西尔斯大厦,就正是和这位聪明的老人想法相一致。1974年西尔斯大厦落成,它不仅以443米的高度从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手中夺得了世界高楼之冠的称号,而且它那与众不同的结构足以笑傲众楼。形象地讲它就像九根长短不同的筷子束在一起。西尔斯大厦就活像由九个巨大竹筒缚成一捆的模样,所以就与以前的各种长方形c正方形柱体形状的高层建筑不同。我们平时看过那高达几丈的竹子在狂风中都很难折断,其实就是因为它长成圆筒形。因为圆筒形的整体性好,受力比较均匀,所以很是牢固。当我们把几个这样的圆筒束在一起,那就是固上加固了。

西尔斯大厦高达443米,其平面由九个229米见方组成的竖筒,底层平面就是一个687米见方的大筒了。大厦的外形是逐渐上收,九个竖筒分别截止在不同的高度上,1到50层由九个竖筒组成正方形平面,51到66层截去3对角的两个坚筒,67到90层截去了另一组对角的两个竖筒组成一个十字形平面,91层到110层截去三个边形竖筒,只剩两个竖筒直达顶点。这种处理方法,不仅突破了顶部天际线的平头规则,而且减少了风力的影响。大厦顶部的设计风压力为305公斤。”平方米,设计允许位移为900毫米。如果说足以造成帝国大厦顶层摇摆10厘米的巨风,但对于高出帝国大厦100多米的西尔斯大厦顶部摇摆最多23厘米,这就得益于筒式的结构了。

这么高的建筑对于上下却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西尔斯大厦除在建筑物内有两个电梯转换分别设于33层和66层,而且在大楼内共装有103部电梯。

由那位聪明老人的想法运用到这座世界第一高楼的建筑上,不能不说是设计师史欧姆的高明,也同时标明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

又一座丰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1980年,一架飞向华盛顿的波音747大型客机就要从旧金山起飞了。机械师作好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旅客们在空中小姐的招呼下陆续进入飞机,两旁的值班人员正在检查着旅客的行李和验登机牌,一位高个子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的先生径直拿着行李往前走。“先生,请把您的行李打开,拿出登机牌。”原来已经要上飞机了,他才从沉思中醒来,他把行李打开,可怎么也找不到登机牌。这时站在后面的一位美国官员赶紧对着检查人员悄悄地说:“喂,你不认识他呀,他就是著名的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值班人员抬起头,细细端详起来,是他,正是他,这位其貌不扬的先生设计出了那像贵妇人一样雍容华贵,端庄美丽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他立即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旅客宣布:“先生们,你们应该感到荣幸,今天能够和两年前轰动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在一起。”他立刻带头鼓起掌来,我感到很荣幸,能够见到您,贝聿铭先生。”他伸出手握了握贝聿铭的手,有几位空中小姐还争着和他亲吻,全体旅客热烈的鼓起掌来,为能和这位一流的设计师在一起。

也无怪他们如此的激动,两年前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对群众开放的头56天里参观者竟达一百多万。而且获得了美国许多报纸c刊物的一致好评,这对于众说纷坛,变化多端的美国实在是一桩极其难得的事情。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也参加了这栋楼房的落成典礼,并且称赞它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位立在华盛顿的市中心,东可以见美国国会大厦,西可望美国的心脏总统办公的白宫,隔着广场的另一边就是1941年的一幢左右对称,上有圆顶下有柱廊,墙面贴着桃红色大理石的古典建筑旧国家美术馆,而这个东馆却完全不同,它不但要求充分利用市中心这可贵的土地,而且还要使它和旧美术馆相协调,使这个城市更显得优美,但地面却只是一个直角的梯形。贝聿铭先生经过3个月的实地测量和深思熟虑,终于设计出了现在这座楼的方案。

这幢楼房中由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专供各种艺术品的展览大厅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专供艺术家c学者开会的研究中心组成。中间就只留有一条小巷。等腰三角形的底面作为正面正好对着旧美术馆,而整个这部分的外墙贴满了桃红色的大理石,从而和旧美术馆显得那么的吻合,统一,当人们走出那两个巨大棱柱体组成的入口,是一个低矮,简单粗糙,有3米高的门厅。再过去就是那个24米高的中央大厅,大厅四周有25个天窗,是用60平方米的三棱锥体钢管骨架玻璃组成,每当风和日丽,明媚的阳光就从那里倾泻下来,使刚过矮门厅的人们就会显得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会注意到了天窗下那些红色像鸟的翅膀一样柔软的大型装饰场,在微微的气流中,它们像是在空中深深飞翔的鸟。看那活生生的树木,看那明亮的阳光,使人觉得这就是一个花园。透过顶上的玻璃天窗,那三个大理石的棱柱塔楼就似乎在眼前,从而使整个大厅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而厅内空敞,光滑的大理石墙面和挂在墙上的壁画,又使人在家中一样安详。大厅的四周是大大小小不一的陈列馆了,它不但可以调节隔墙,而且可以把天棚自由升降,这样就能满足了不同大小的展览。

当人们累了和需要体息时,就可以走入东厅和小馆的那个7000平方米的小广场。广场里铺满了整齐的鹅卵石,而且还特意设置了一个喷泉和几个形状各异像宝石一样透明的雕塑,广场下面就是一个连通新旧馆的地下室了,当人们在小吃部喝上一杯热咖啡舒舒服服的坐下看那喷落在天窗上形成的流水就另有一番滋味。

这座面积达5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图书30多万本,艺术照像数百万张。而且现在装有电脑,当人们要找什么资料时,只要在图书馆的研究中心通过电脑就会准确方便找到。

正是这座美丽的楼房,让华盛顿披上了一条美丽的头巾,也让贝聿铭赢得人们尊敬。也无怪乎人们要一睹这位建筑师的尊容,而且能和他同座一架飞机而荣幸。

鬼魅之谜帝国大厦

1935年冬季的某一天,一场特大的台风席卷了整个纽约,犀利的风像脱缰的野马,在这座城里肆意撕打咆哮,就象要敲开所有的门窗。狂风一阵紧似一阵,马路上早已没有了行人,灰尘和垃圾恣意地充满整个空间。黄昏后,风更紧了,它在空中啸叫着旋转,忽而掠过这座房子,忽而猛打着那座楼房,像千百条巨龙地摇撼着整个天际。

罗伯特杰佛逊坐在桌前,正在写着他的计划报表,忽而被一种强烈的声音吸住,吱吱的声响是那么的令人恐惧,起先他以为是风吹打着门窗玻璃。可那声音还是那么不停地咯吱吱咯的怪叫。这时走廊中传来“鬼来了,鬼来了”。住的顶层的人们都拥向走廊。惊恐地以为鬼怪在吹奏他的哀曲。不一会儿整座大楼沸腾起来,好多人在真诚地祷求着上帝,好多人在仟悔着过去。整座楼的人们处在极端的恐惧之中。

风渐渐地停了,胆大的和不相信鬼神的人们悄悄的登上顶层,那声响却没有了。

经过这场风波,许多人不敢再来这座帝国大厦了,面对这种情况,总裁们不得不请求科学家来查明这种怪叫的真相。经过科学家的考证和推理,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这座高达381米的帝国大厦在风的吹动下发生摇摆,摇摆时钢筋骨架相互拉轧发出了这种怪叫。

这座耸立于美国纽约城的帝国大厦建于1931年。正当当时风起云涌地向空间发展的一场高度竞赛,这座大厦以它102层,比3125米高的巴黎埃菲尔铁塔高出70米停止了这场比赛。整座大厦因为采用先进的钢筋骨架。从4月7日树起第一根钢柱开始,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就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前后后仅仅花了一年零一个月,几乎每天完成一层。直到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大厦外形呈长方柱,底长150米,宽60米,向上逐渐缩小,到第六层开始长缩小为70米,宽缩小为40米;到第30层长再缩小40米,宽缩小24米。在88层顶部装有一个直径为10米,高为61米的巨形圆钢塔。相当于17层的高度,因此号称102层总高381米成为了当时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大厦的总体积为964万立方米,有效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为解决上落交通问题,安装了367部电梯和曲折回旋上升的1860级楼梯,每年还举行登楼比赛,这座大厦用去的钢就达6万吨,而整幢摩天大楼总重量约达30万吨,如此的重量当安装完毕时骨架本身就被压缩了1518厘米,无怪乎当时人们担心如此巨大的重量会引起地层变动而影响周围的环境。但总统设计师席瑞天兰姆哈蒙经过精密的计算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但如此的高是否经得住风的吹打呢,根据计算,它的顶部允许摇摆60厘米左右,而实际上它不可能超过10厘米,要知道,要使大楼顶部产生10厘米的摇摆,那风速至少在达每小时160公里,这样大的风,在纽约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何况允许摇摆60厘米。所以也用不着担心这座大楼会被风吹倒。

自建成起,每天都要接受数万人的观光。爱因斯坦c邱吉尔c韦尔斯和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等知名人物都曾登临过大厦之巅,1980年登楼游览者就达200万人,创历史的最高纪录。1964年在大厦上面的30层的外壳全部用彩灯装饰通宵闪亮,看去瑰丽异常,特别是当人们登上102层的瞭望厅视野可见50英里,邻近4个州的部分景色均能依稀入目。俯瞰纽约市容,有时看到下面在纷纷下雨,而仰头观望却又骄阳满天,游客有如置身云层之上。

这座大厦雄据世界高楼冠军宝座长达42年,后来被世界贸易中心夺去,但它是第一座突破100层的建筑而名记于建筑史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