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中国传统相声段子集锦最新章节 > 第24节

第24节 免费阅读

乙:不行你那个不对您哪。

甲:怎么

乙:八月十五。

甲:十六。

乙:十五么

甲:十六么

乙:怎么十六哪

甲:我阳历嘛

乙:阳历呀我没听说这里有阳历。

甲:这您外行。

乙:八月中秋。

甲:唱“八月中秋”您看我对花脸有研究吗

乙:您这嗓子还真挺豁亮。

甲:当然是了。

乙:我给您出个主意吧。

甲:什么主意

乙:您还是唱戏去吧。

甲:您说这话可气。

乙:怎么可气

甲:您把这戏剧看得非常简单。

乙:不简单

甲:我这嗓子再好,也不能当戏剧演员。

乙:您够条件。

甲:我没下那么大功夫。

乙:噢。

甲:下了那么大功夫,我这条件也不够。

乙:怎么哪

甲:唱花脸个儿得高。

乙:得猛。

甲:脸盘儿得大。

乙:大脸盘子。

甲:裘盛戎,袁世海,金少山。

乙:像样儿

甲:您看这个子,脸盘大,扮出戏来,比如说窦尔敦,往这儿一站,观众一瞧得像活窦尔敦一样。

乙:得威武。

甲:我给您学。巴拉锵锵巴拉才登锵观众一瞧,哎,好--活窦尔敦。

乙:英雄气概。

甲:我这个儿,就这么高

乙:一样。

甲:我也去窦尔敦。

乙:我给您出个主意。

甲:什么主意

乙:您不是个儿矮吗,您穿个厚底靴子。

甲:哎,穿个厚底靴子。

乙:哎。

甲:别瞧个儿矮,弄个小袍子,戴个小帽子,去窦尔敦。

乙:哎

甲:家伙点这么一响:巴拉锵锵巴拉才登锵,观众一瞧--

乙:窦尔敦

甲:武大郎。

乙:哎,那可不行您哪。

甲:咱这条件差得多。

乙:是不行。

甲:听戏也不一样,爱好也不相同。

乙:当然了。

甲:您看您的说法,把戏剧看得太简单了。类似像您这种说法,我有个二大爷。他就这个看法,他就以为嗓子好就能唱戏。

乙:是啊

甲:这个就错了。我这二大爷嗓子的确不坏呀。

乙:他经常唱

甲:喊。

乙:喊什么呀

甲:做小买卖儿的。

乙:他是做买卖的

甲:哎。

乙:那甭说经常吆喝了。

甲:挑个扁担,几年前大街小巷您没瞧见吗

乙:干什么的

甲:卖豆腐脑儿的。

乙:卖豆腐脑儿。

甲:嗓子可真冲。

乙:怎么吆喝

甲:一吆喝出来能听出五里地去。

乙:您学学。

甲:我给您学学:“豆腐脑儿热乎”

乙:噢,我想起来了。

甲:那就是我二大爷。

乙:这可不是外人了。

甲:他就以为嗓子好,就满可以做一个戏剧演员。

乙:他喜欢什么哪

甲:他也不爱老生,也不爱青衣。

乙:他爱好什么

甲:他专门爱好红净戏。

乙:关老爷的戏。

甲:他还经常锻炼。

乙:怎么

甲:他经常唱的就是古城会。

乙:好戏呀

甲:就唱这点儿。

乙:您学学。

甲:唱“适才间与蔡阳大战一番,斗大的人头落在马前”

乙:好,红净戏好可是好,费力不讨好。

甲:这您是外行。

乙:怎么啦

甲:您打算要叫好吗这里有个窃门。

乙:什么窃门

甲:就在第二句上,一走高腔,脑后发音,保证叫好。

乙:哪点

甲:第二句。

乙:您来

甲:唱“适才间与蔡阳大战一番,斗大的人”您瞧,“斗”

乙:您别憋着。

甲:脑后音。

乙:好。

甲:到那儿准叫好。

乙:那行。

甲:他还经常锻炼。

乙:下功夫。

甲:久练久熟。

乙:对。

甲:您还别说

乙:怎么的

甲:我这二大爷也露过脸。

乙:真露脸了

甲:在十几年前,班社不健全,有野台子戏,搭个大席棚,他逮谁跟谁套头硌脑。

乙:一定认识。

甲:到了台后了:“辛苦,辛苦,哪位弄碗豆腐脑儿吧。”

乙:张罗买卖。

甲:多给点儿卤。天天去都熟了。

乙:是呀。

甲:有这么一天去了,到后台,后台老板着急,汗都下来了。

乙:什么事

甲:“老板,怎么着这么大急呀”“哎呀你不知道,砸锅了”

乙:什么事

甲:“戏报贴出来了,演员没来。”

乙:什么戏

甲:古城会。

乙:唱谁的没来

甲:“就是唱关公那主儿没来。”

乙:这误场可耽误事。

甲:我二大爷一听倒高兴了:“谁没来”

乙:唱关公的没来。

甲:“噢,关公没来,不要紧,我来了。”

乙:“你来管什么用啊”

甲:“哎,救场如救火,空着场一会儿倒好上来了。”

乙:噢

甲:“要把我扮上呢无论如何,上了场就没有倒好了。”

乙:是呀

甲:后台老板一琢磨,可也对。

乙:真能对付。

甲:“我说来四个人把豆腐脑儿扮上。”

乙:把豆腐脑儿扮上

甲:“把卖豆腐脑儿掌柜的给扮上。”

乙:那倒可以。

甲:你还别说,我这二大爷扮上还真像关公。

乙:有样儿。

甲:他个儿高啊。

乙:猛。

甲:大高个儿,脸盘儿也大,带上夫子盔,穿上绿袍,拿着把大刀,往这儿一站。

乙:怎么样

甲:行后台老板高兴了。

乙:有样儿。

甲:“行,这关公够样儿,准备呀,一撩帘出去,家伙一响,告诉你,卖点力气。”

乙:错不了。

甲:我二大爷高兴,家伙点儿一响:巴拉搭才巴拉才登锵我二大爷拉帘一看。

乙:怎么样

甲:台底下压压叉叉四千多位。

乙:人山人海呀。

甲:他高兴要卖点儿力气。

乙:卖吧。

甲:不卖力气好点儿。

乙:卖力气

甲:倒砸锅了。

乙:怎么的

甲:这么唱的:“适才间与蔡阳大战一番,豆腐脑儿热乎”

乙:嘿,那儿卖去了好嘛三句话离不开本行。

甲:底下嚷:“下去,下去”

乙:怎么着

甲:弄个卖啼腐脑儿的上来干什么

乙:哎哟不行那个。

甲:硬把我二大爷给轰下去了。

乙:看起来得下功夫。

甲:不是那么简单。

乙:对。

甲:你看还有这么一种人,好听混合戏。

乙:什么叫混合戏

甲:混合戏你不明白还有一个名。

乙:叫什么呀

甲:叫拼盘儿戏。

乙:拼盘儿戏

甲:哎。

乙:怎么唱戏还有拼盘儿

甲:什么叫拼盘儿哪

乙:拼盘儿就是什么菜都有。

甲:就是戏里什么戏都有,有梆子,有落子,也有京戏,什么都有。

乙:凑一块儿唱

甲:就像是那个联合演出似的。

乙:是了。

甲:听这戏都是咱们街坊上年岁的。老王家二大娘。

乙:她爱去。

甲:哎,老李家四姑。

乙:喜欢。

甲:姐儿四个没什么事了,搭话儿:“大妹子。”

乙:“什么事您哪”

甲:“没事吧”

乙:“没事。”

甲:“今个儿我请客。”

乙:“干吗去”

甲:“咱们看戏去。”

乙:“我有钱。”

甲:“今天的戏好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