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中国传统相声段子集锦最新章节 > 第16节

第16节 免费阅读

;慈禧呢长得是容颜娇秀,媚态横生。全够漂亮的。太后一瞧,打心眼儿里喜欢慈安。咸丰呢看上慈禧啦按理说,皇上喜欢谁,谁就能当上皇后啦。可慈禧倒霉就倒在她那一口牙上啦。牙怎么啦没毛病,又白又齐,特别好看。就因为牙长得好看,她说话老想找露牙的字眼儿,结果:皇后没当上慈安呢,长了一嘴里出外进的黄板牙。别看她牙有毛病,可挺有心眼儿,说话想法儿不张嘴,让人看不出来。哎,她倒当上皇后啦。

皇太后就问慈安了:

“你姓什么呀”

由这儿起,您注意听,慈安全使小口型的字儿来回答。

“姓钮祜录。”

钮祜录不用张嘴吧黄板牙看不出来。

咸丰问慈禧:

“你姓什么呀”

慈禧一琢磨:论模样儿我们俩不相上下,我这口牙比她强。嗯,我呀,回话的时候,得想办法把这口白牙露出来,她是这么回奏的:

“姓那拉氏。”

说“氏字儿故意拉点儿长音儿,“氏”,嘴唇往上下一分,把牙龇出来啦。

那拉氏学状

咸丰一看:嗬这口牙好似排玉一样,美

太后又问慈安:

“你多大啦”

“十五。”

“十五”,不用张嘴。

咸丰又问慈禧:

“你多大啦”

慈禧刚想说,十六。一琢磨,不行,十六露不出牙来呀。灵机一动:

“明年十七”

哎,这不是废话吗后年还十八哪

太后又问慈安啦:

“你家住哪儿啊”

“迺兹府。”

咸丰问慈禧:

“你家住哪儿啊”

慈禧住李广桥哇,李广桥,“桥”字儿露不出牙来呀。对,这么说:

“家住鼓楼西”

嘿,变着法儿龇牙

太后问慈安:

“你叫什么呀”

“玉珠。”

赶寸啦,到慈安这儿全不用张嘴。

咸丰又问慈禧:

“你叫什么呀”

本来她叫“兰儿”,“兰儿”不行啊。

“我叫兰芝”

哎,连名儿都改啦“兰芝”

太后问慈安:

“你家还有什么人哪”

“父母。”

咸丰问慈禧:

“你家有什么人哪”

慈禧一想:我爸爸死了,光剩下妈啦,可这怎么说呀。

“妈”,“母”,全露不出牙来呀哎,有了:

“妈和姨”

哎,连亲戚全饶上啦

皇太后一看问得差不多啦,决定吧。按规矩,皇上把一个碧玉如意赐给谁,谁就是皇后。咸丰为难了,自己喜欢慈禧,太后喜欢慈安,到底给谁呢他拿着如意直犹豫,嘴里叨念:

“谁当皇后谁当贵妃”

慈禧正那儿琢磨着龇牙的字儿哪,一听赶紧搭碴儿:“我当贵妃”

得,皇后归慈安啦

醋点灯

高德明述

甲 嗬咱们哥儿俩老没见了

乙 可不是嘛。

甲 您还在那儿住哪

乙 没搬家,还在那儿住哪。

甲 在哪儿住哪

乙 不认识啊,还在xxx住哪。

甲 您贵猪圈

乙 贵猪圈

甲 称呼您家里人哪,不是问

乙 称呼人有问贵猪圈的吗称呼贵宝眷。

甲 瞎掰,珠c宝不是一样嘛

乙 您这都不像话。

甲 这个请您多原谅,我说话有点儿颠三倒四的。

乙 您的事由儿不好

甲 我是刘备的媳妇

乙 怎么讲

甲 没事糜氏。又没事,家里人口儿又太多。

乙 您家里有多少口儿人

甲 我家里要论个儿论口儿就论不过来了。

乙 那您家论什么呀

甲 论“打”。

乙 您那儿都是洋袜子

甲 你们家才是背心儿哪。

乙 人有论“打”的吗

甲 人多可不就得论“打”嘛。

乙 您家有多少“打”呀

甲 九“打”,一百零八口儿。

乙 您这是说瞎话,哪儿有那么些人的呀。

甲 您不信,我算算您听听。

乙 您算,我给您记着。

甲 头一“打”吧,我母亲有没有

乙 有。

甲 这么说你也有

乙 谁没有母亲呀。

甲 这有一口儿了吧

乙 有,您往下算。

甲 我娘c家慈

乙 这么算哪

甲 我的生身母c我爸爸的媳妇c我媳妇的婆婆c我孩子的奶奶c我丈母娘的亲家c我大舅的妹妹c我二舅的姐姐c把兄弟的干妈c外甥的姥姥,这不就一“打”了吗

乙 就你妈一个就算一“打”呀您再算这第二“打”。

甲 我媳妇有没有

乙 有。

甲 我的老婆c贱内c拙荆c糟糠c我们内助c我们屋里那口子c大姨子的妹妹c小姨子的姐姐c我兄弟的傻子c丈母娘的闺女c我妈的儿媳妇,这不就两“打”了吗

乙 您可真能算啊。这第三“打”呢

甲 我爸爸。

乙 几个

甲 这就一个。

乙 这个你怎么不算一“打”了

甲 算一“打”呀,算出俩来就得打起来。说真的,我家才四口儿人。

乙 都是谁呀

甲 我c我妈c我们孩子c我媳妇您大嫂子。

乙 您别这儿喘气行吗您家人口不多呀。

甲 人口不多,事情可不少。

乙 怎么

甲 我们这一家子,没有一个讲理的。您拿我妈来说吧,越老越糊涂,让我养活着

乙 多新鲜呀不让你养活着,让谁养活呀

甲 就算让我养活着,您拿这吃饭说吧,隔长不短吃顿就得了,有天天吃的吗您说这事多新鲜。

乙 这事不新鲜。谁家也是一天两顿饭。

甲 我也得挣得来呀我媳妇也跟着凑份子,不老不小的也吃我。

乙 不吃你吃谁呀

甲 最可气的就是我们这孩子,睁眼就饿,不是要吃就是要钱,一睁眼就“爸爸给我一大子儿,我饿了”。“你又饿了,头五月节你没吃饭吗”

乙 头五月节吃饭到现在呀,那哪儿受得了哇

甲 像我那个家庭,逢节过年吃顿就够瞧的了。

乙 好嘛我都没听说过。

甲 这孩子还麻烦。“您给一大子儿。”“你不知道这两天没钱吗”

乙 你就给他一大子儿。

甲 一大子儿一大子儿的要

乙 一个小孩子。

甲 你还小哪,你站这儿比我也不矮呀。

乙 我呀

甲 “去去当院玩去。”孩子到当院子玩去,我生了一肚子气,街坊在当院正吃早饭。你们吃饭就吃饭吧,没事儿吃饭还比赛。东屋那个寡妇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吃包饺子,还是加大的包饺子。

乙 你见过什么呀

甲 西屋里吃炸酱面。北屋里的也跟他比粗炖肉烙饼。要说我们这屋子也不含糊。

乙 汆丸子,大米饭。

甲 就这么愣着。

乙 怪不得瞧人家吃好的你生气。

甲 大人愣得起,孩子饿不起。您拿我们这孩子“盐汤儿”来说吧。

乙 您这孩子怎么叫盐汤呀

甲 流到哪儿哪儿咸嫌。

乙 甭问,这孩子人缘儿够好的。

甲 跑东屋瞧嘴去了。他们刚一剁馅儿,我们孩子就在那儿站着。怎么擀皮儿,怎么包,怎么煮,怎么吃。馋得我们孩子俩眼瞪得跟包子似的,站在那儿直咽唾沫。

乙 这点儿起色。

甲 我们孩子嘴又甜,管东屋的老太太叫奶奶;“奶奶,您锅里煮的那是什么”您就知道我们这孩子多开窍儿。连包饺子都不认得。我们孩子问到这儿了,要像那明白的老太太,您给端过三百五百的那有什么呀。

乙 三百五百的呀,人家娘儿俩才包多少呀

甲 就算你给端过几十个来,我们绝对不能嫌少。

乙 凭什么呀

甲 不但她不给,说话她还惹你生气。“什么呀包饺子,好吃着哪。去玩吧留神烫着。”你说这话多可气。我们孩子瞧瞧怕烫着,你们从锅里头捞出来往嘴里搁不怕烫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