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人生哲学的枕边书最新章节 > 第20节

第20节 免费阅读

子摇摇头自豪地说:“这里的桔子可甜呐”

“那你们为什么不采吃”赵先生指着一只熟透的桔子说,“让它掉在地上烂掉多可惜。”

“对不起,先生,我该怎么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呢”孩子摊摊手,耸耸肩笑着对他说,“我为什么要吃路边的桔子呢它不是属于我的。”

孩子说着和赵先生挥手道别,又开始他有规律地甩动双臂向远处滑去。

“这不是属于我的。”望着早已远去的孩子的背影,赵先生寻思着这个简单朴素c但又饱含社会公德准则的语言,这是闪闪发光掷地有声的语言呀:不属于自己的不食c不属于自己的不拿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主动遵守这种公德,生活才能充实和坦然。

161水温够了茶自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这样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也和沏茶是同一个道理。也就相当于沏茶的水温度不够,想要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不可能;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c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引起了单位领导的重视。: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历史上凡有建树的人,往往都是很勤奋c很努力的人。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和努力分不开的。

162一把破旧的小提琴

曾经有过一场被视为破烂拍卖会的拍卖。拍卖商走到一把小提琴旁一把看起来非常旧c非常破c样子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拍卖商拿起小提琴,播了一下琴弦,结果发出的声音跑调了,难听得要命。他看着这把又旧又脏的小提琴,皱着眉头c毫无热情地开始出价,10美元,没人接手。他把价格降到5元,还是没有反应。他继续降价,一直降到05元。他说:“05元,只有05元。我知道它值不了多少钱,可只要花5毛钱就能把它拿走”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c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头走到前而来,问他能否看看这把琴。他拿出手绢,把灰尘和脏痕从琴上擦去。他慢慢拨动着琴弦,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弦调音。然后他把这只破旧的小提琴放到下巴上,开始演奏。

从这把琴上奏出的音乐是现场许多人听过的最美的音乐。美妙的乐曲和旋律从这把破旧的小提琴上流淌出来。

拍卖商又问起价是多少。一个人说100元,另一个人说200元,然后价格就一直上升,直到最后以1000元成交。:为什么有人肯花1000元买了一把破旧的c曾经5毛钱都没人买的小提琴因为它已经被调准了音,能够弹出优美的乐曲。一个人也像一把小提琴,你的心态好比琴弦,调整好了心态,才能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163你今天学到些什么

费利斯的父亲出身贫苦农家,只读到五年级,家里就要他退学到工厂做工去了。

从此,世界便成了他的学校。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他阅读一切能够得到的书籍c杂志和报纸。他爱听镇上乡亲们的谈话,以了解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个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父亲非常好学,他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不但随同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后来还传给了他的家人。他决心要让他的每一个孩子都受良好教育。

费利斯的父亲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我们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世时愚昧无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

为了防止孩子们堕入自满的陷阱,父亲要孩子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而晚餐时间似乎是他们交换新知识的最佳场合。

他们每人有一项“新知”之后,便可以去吃饭了。

适时,父亲的目光会停在他们当中一人身上。“费利斯,告诉我你今天学到些什么。”

“我今天学到的是尼泊尔的人口”

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

费利斯一向都觉得奇怪,不论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

“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接着,他父亲看看坐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母亲。

“孩子的妈,这个答案你知道吗”

母亲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尼泊尔”她说,“我非但不知道尼泊尔的人口有多少,我连它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费利斯,”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你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费利斯当时只是孩子,一点也觉察不出这种教育的妙处。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屋外,去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如今回想起来,他才明白父亲给他的是一种多么生动有力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全家人共同学习一同长进。

费利斯进大学后不久,便决定以教学为终身事业。在求学时期,他曾追随几位全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学习。最后,他完成大学教育,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与技能,但令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发现那些教授教导他的,正是父亲早就知道的东西不断学习的价值。:世上最奇妙的东西是人的学习能力,极小的知识点滴积累起来也可能对我们有益。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每天都努力学点新的东西。这一天才称得上是没有白费。

164乞丐教师爷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没有人比阿伯特戴维森的谋生方式更奇异了。这话得从他拒绝向乞丐施舍一个硬币说起。

“赏个小钱吧,先生。”一天,一个流浪汉向他乞讨。

当时的戴维森是个演员,已经“休息”了很长时间。因此他没好气地说:“别纠缠我,我也是身无分文。”

在乞丐转身走开时,戴维森发现他失去了左臂,但是脸色红润,衣着一点也不破烂。

“等一等,”戴维森把他叫住,问:“你知道我为什么一个子儿也不给你”

乞丐不屑回答地摇了摇头。

“因为你看上去境况比我要好,”戴维森告诉他,“你跟我来。”

回到住所,戴维森拿出自己的化妆盒,开始朝那人的脸上涂抹油彩,一会儿工夫,那人就有了一副苍白的面容,脸上呈现出憔悴的皱纹,头发也被几剪子剪得乱蓬蓬的。

“你昨天挣了几个钱”戴维森问。

“4元。”

“那好,去试试今天能否多挣几个。”

两天后,这个乞丐来到戴维森的住所,交给他5元钱。化妆后的第一天,他挣了30元钱,这个数目近乎于他从前最高所得的七倍。

没过多久,其他乞丐也纷纷前来求助。

这个演员向每个人收费两元钱。他把他们装扮成一副孤独凄苦和绝望无助的样子,提示他们恰当掌握哀诉的嗓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