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最新章节 > 第7节

第7节 免费阅读

确认和计量准则是一项新准则。1,570家上市公司按照准则规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分类,并在附注中进行了披露。其中,353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89429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117;142家上市公司存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合计41,00802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984;419家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32,08329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770,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为1,49123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额的218。

15每股收益准则

每股收益准则是一项新准则。1,570家上市公司全部列报了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在附注中披露了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1,570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平均为03579元股,稀释每股收益平均为03479元股。

从38项具体准则执行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具体准则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上市公司能够较为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做出会计估计,并按各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进行确认c计量和报告。

五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地超过了2006年,也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

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464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25,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仅有106家,占比为675。同时,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99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根据财政部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新准则编制并披露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也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分析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从另一角度得出了新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的结论。

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全面深度分析,总体而言,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平稳有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广大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关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强化监管,作出了贡献。

五c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等效

会计准则等效是指我国企业进入在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再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对个别项目做出说明或者编制极少项目的调节表,毋须再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全面转换,具备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按照等效的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应当得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认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即全面启动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首先研究解决了中国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等效问题。

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会计等效

香港于2005年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07年以来,内地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召开若干次会议,就就内地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逐项进行比较,历经一年时间,最终确认了两地仅存关联方认定和部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两项差异,这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存的差异一致。在次基础上,双方于2007年12月6日签订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了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两地会计师事务所按各自会计审计准则审计的结果获得监管机构的接纳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从2008年起,财政部将继续做好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等效的后续工作。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框架下,贯彻落实内地和香港会计审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的相关条款,尽快解决另地在对方上市的企业以其当地的会计审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和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获得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接纳的事宜。

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等效,有利于降低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内地经济繁荣;有利于两地会计行业加强合作,促进两地会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二中国与欧盟的会计等效

中欧会计合作是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领域。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中欧会计等效至关重要。欧盟从2005年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与欧盟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已有共同的制度基础。2005年以来,双方开展了密切的会计合作。2005年11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06年至2007年,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与欧盟委员会拟将中国会计准则列为第三国等效准则的安排等问题进行多次讨论。2007年7月第三次中欧财金对话会议,双方确认欧盟委员会将在2008年底前做出中国会计准则等效的决定。2008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建议公告,拟在2011年底前,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允许按照中国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不再按照国际准则调整报表。此项建议将于2008年9月至11月提交欧洲议会批准。中国与欧盟的会计准则实现等效,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建立的会计平台,也为中国开展与其他国家会计等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有助于欧盟在认可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排除会计方面的障碍。

三中国与美国的的会计等效

中美建立了联合经济委员会和双边对话机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于2007年宣布允许外国企业赴美上市可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为中美会计准则等效创造了条件。截止目前,中美会计等效问题尽管尚未确定时间表,但是,中美会计等效已纳入中美经济联合委员会对话的议题,2008年4月1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就加强中美两国会计交流和合作问题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在会计技术层面形成更多的共识,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便利;二是双方同意采用多种形式,交流两国会计准则建设c实施及其国际趋同的经验,并加强相互访问;三是双方同意建立交流信息和观点的工作机制。

此外,财政部在做好会计等效工作的同时,全方位c多渠道加强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成功举办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准则趋同研讨会c定期召开中日韩国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与国际会计理事会共同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等等,将我国会计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行列,逐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在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实现等效和认可,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和会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

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金人庆

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王军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c趋同c实施与等效问题刘玉廷

第一章 基本准则

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c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五节财务报告

第二章 存货

第一节存货概述

第二节取得存货的计量

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第四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第五节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

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六章 生物资产

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

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七章 无形资产

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九章 资产减值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第二节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章 职工薪酬

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

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第三节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

第一节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第二节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第三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第四节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第五节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第六节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第七节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

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第一节债务重组概述

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

第二节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五章 收入

第一节收入概述

第二节销售商品收入

第三节提供劳务收入

第四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六章 建造合同

第一节建造合同概述

第二节合同成本

第三节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

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

第二节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