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MBA管理经济学教材最新章节 > 第4节

第4节 免费阅读

场,而且,“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应低于整个市场。然后把这一过程在15年的每一季重复一次1978年一季度到1992年四季度。根据既定的策略,在每一季的开始,“最看好”和“最不看好”资产组合中的10只股票都具有相同权重。如果只股票在季末没被卖出,就要重新进行调整,使它的美元权重与资产组合中的其他9只股票相同。

不仅仅是运气

“最看好”资产组合股票的季平均回报为103,或者说年平均回报为412。这一回报远远高于tse指数的季年回报33131和“最不看好”投资组合的季年回报27109。“最看好”和“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风险以回报标准差和资产组合的b系数来衡量都高于市场。但是,即使以一个简单的回招风险基准平均回报除以标准差来循量,“最看好”资产组合也比市场好1倍比率分别为15和076。

#7

“最看好”资产组合的交易成本也考虑在内。为了尽可能做到稳健,无论股票被全部卖出还是仅相对于资产组合中的其他股票加以调整,都假定每只股票每季的交易成本为2。因此,有效交易成本实际上每季可能高于2,因为每季平均只有54只新股票增加进来同时去掉旧股票。即使扣除手续费后,“最看好”资产组合的季回报也达到83或年回报达到332。

运用t-检验来检验结果的统计意义,“最看好”资产组合的回报,无论是扣除交易成本前还是扣除交易成本后高于tse资产组合回报的概率都超过999。“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回报低于tse资产组合回回的概率为695。因此,“最看好”资产组合扣除交易成本前后的回报,无论从经济意义还是统计意义来说,都高于tse的回报。相反,“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回报尽管在传统的置信区间内不低于tse的回报,但相信大家都同意这种观点,即它的回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大幅度低于tse的回报。

然后,再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在样本期内,市场回报在季度的75时间内是正的。根据模型的预测,“最看好”资产组合的回报为正的频率更高扣除交易成本前为季度的83,扣除交易成本后为季度的75。但是,“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回报为正数的频率仅为季度的58。

#8

有人可能会凭着直觉认为,一个缺乏预测能力的资产组合形成策略,其资产组合的业绩高于市场的机会也有50。但是,比较表明,“最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扣除交易成本前,在77的期间内比tse300指数高而“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高于tse指数的情况,仅为期间的42。

二项式检验证明,“最看好”资产组合扣除交易成本前后的业绩以业绩高于市场的频率来计算远远高于只简单地依靠运气确定的资产组合的业绩。:项式检验还表明,“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比依靠运气确定的资产组合的业绩低得多。因此,“最看好”资产组合业绩良好和“最不看好”资产组合业绩不佳的情况并不是只发生在少数季度。

很显然,“最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扣除交易成本前后在15年中有14年高于tse总回报指教资产组合和“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相反,“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业绩扣除交易成本前在15年中只有7年高于tse资产组合。这进一步表明,“最看好”资产组合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直凭借运气,而只是在样本期的一段时间内偶尔碰到运气。看起来,趋势模型实际上在整个样本期内都做出了一致和正确的预测。

趋势判断:美妙的竞赛

结果令人吃惊价格趋势模型根据1978-1992年的加拿大股票数据进行动作,证明是成功的。并没有迹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在根据这一结果进行调整,因为一些最好的结果出现在离现在更近的时期。

#9

这一结果也并不表明,趋势资产组合的高回报是其风险与市场资产组合相同的结果。也许我们认为减少“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策略是有利可图的c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不看好”资产组合的平均回报大于零。所有这些都表明,排在前面的股票的价格趋势比排在后面的股票的价格趋势更强。

研究结果也从正反两方面支持了“过度反应”的观点。它们建议投资者在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某种股票时,应参考一些趋势指标。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股票市场就如一场美妙的竞赛,投资者的目标不是选择那些最看好的股票,而是选择投资者认为整个市场最为看好的股票。价格趋势能够帮助投资者决定哪些股票是市场认为有吸引力的无论原因是什么。

价格是正确的

由于在15年的投资期内1978-1992年发生了一两个大的“价格高涨”情况。所以我再一次阅读了这篇文章,想看一看研究人员是否选取了几个只值几美分的股票。而它们碰巧每股涨到了10美元。不,情况也不是这样。他们选择证券的范围仅限于tse100指数中富有流动性的大盘股。

而且,在15年中,他们的策略有14年业绩超过tse300指数。肯定不是碰巧的结果,至于交易成本,他们按支持200的交易串每年收取800基点这样显然偏高的费用来计算,这里也没有逻辑上的漏洞。

#10

经过深入思考,第二个反应开始袭上我的心头。如果这项研究反映的是事实,那么关于在加拿大做专业投资,它将给我们以什么启迪我用了“专业”这个词,是因为在过去的15年里,一个典型的换句话说,是价格确定投资者应该更像个专业人土而不是散户。考虑到在如此长的评估期内,典型的机构股票投资组合的回报与tse300的回报不相上下,这一假定应是合理的。

简言之,这项研究告诉我们通过积极主动地对价格趋势进行及早判断,然后在价格趋势消失时卖出,那么任何人都能在过去的15年中,拥有远远超过加拿大投资专家的绩优股的业绩。

这是因为那些非常相像的投资专家和雇用他们的人的行为,产生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获利机会,正如这篇文章中发现的那样。投资管理人应是坚定不移c镇定稳重c追随潮流c谨遵章法c不做常人不做之事,对不对他们确实是这样一类人:只在某种股票成为热门时,才会买卖这种股票。如果你想赚钱,他们就是你想与之交易的那类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买入卖出都注定太少太迟。

因此,尽管这一令人惊喜的获利机会已被发现,但只有在产生这一机会的态度和行为消失时,它才会消失。建立在这篇文章中确定的重新调整原则上的趋势基金很可能成为大赢家。至于是否有人勇于创立一个这样的基金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它可能会过于非加拿大化。

#11

问题

1c如果一种以趋势为基础的策略在15年中连续“打败”tse300指数,这对于加拿大的专业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呢不可能。为什么

2c个建立在趋势基础上的简单的c易于重复的策略,其业绩会在过去15年中每年净超过tse300指数200基点不可能。为什么

#12#0

日本“购买”美国

1989年10月13日,纽约的华尔街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股票交易大厅里,经纪人像往常一样,头戴耳机,眼睛盯着屏幕显示器。这一切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然而,下午3时,股票价格迅速下跌,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创下了暴跌190个点的记录,其情景让人们想到了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4点刚过,华尔街上一片沸腾,人们潮水般地涌向马路,手持话筒的记者拦住一个个过路人群作现场采访。采访什么呢原来日本索尼公司宣布以历史上最高的价格买下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一时间美国上下沸沸扬扬。

其实索尼公司购买哥伦比亚公司的谈判早在1988年11月就悄悄地开始了,并由索尼公司驻美国分公司副董事长迈凯尔舒尔霍夫出任谈判代表。

哥伦比亚公司是好莱坞著名的制片厂,其中49的股份被可口可乐公司所拥有。由于哥伦比亚公司最近几年生意欠佳。几次改换经营者也未能奏效。自1987年推出女神伊什塔尔失败后,可口可乐公司对电影业失去了兴趣。1989年,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公司都推出了成功之作,但哥伦比亚公司却好像被幸运的女神所抛弃,市场占有率下降至1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