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漫漫求职路(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最新章节 > 三兄弟的不同命运

三兄弟的不同命运 免费阅读

3c三兄弟的不同命运

说曾家三兄弟的命运,还得从他们的父亲说起。

曾家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小山村,世世代代务农;直到了父亲辈,才好像有了点变化。全国解放那年,初中未读完的曾家16岁的父亲,就已经在爷爷的鞭子下,赶着牛在家务农两年了。如果不是解放的枪炮声将他惊醒,他将与祖辈一样,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耕下去一天,一名从小与父亲捡牛粪的小伙伴从县城回来,把解放后县城各行各业急需人的事一说,自此就扰动了父亲原本平静的心。种田是很苦的,已经在田里耕作了两年的父亲更是有了切身体会!父亲怕爷爷,只敢把自己还想去读书和去城里工作的事,私下跟心疼自己的奶奶说。尽管父亲是长子,家里要靠他承上启下挑担子,但父亲又是几辈子家里读书最多的孩子。奶奶知道自己这儿子从小就会读书,没准再出去读点书,将来会比在家种田更有出息。为了帮助儿子实现愿望,奶奶就将自己仅有的私房钱——几块大洋塞给儿子,叫儿子偷偷去了县城。儿子一走,爷爷就问,儿子去那里了?奶奶就骗爷爷说,儿子跟着小伙伴去外面挑脚挣钱了。到了县城的父亲,见县里的确有一些单位招人。但招人单位见父亲个子矮小,怕他未成年,不敢要他。无奈,父亲又只好去找招生的学校。这时,一所地区的小师范在县城招生,父亲见这学校可以不收学费,还免费有饭吃,他就报了这所学校。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儿子回来,家里又问怎么回事?父亲就说在县城学徒,老板包吃住。师范毕业后,父亲分配在邻县的县城一所小学当老师。当老师有了工资拿,爷爷就没话好说了。原本曾家父亲想在这县城找对象结婚成家,以后再也不回农村了。可是他家在农村,加上自己又长的矮小,城里的姑娘看不上。年纪一大,家里一催,父亲也只好在老家农村找了个对象结婚了。不过,父亲始终不愿调回老家工作,因为他认为出去后,又娶农村的老婆,将来儿子也还在农村。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他在外面没混出个名堂。若调回老家县城工作,常年有乡下的亲戚朋友来玩,一问老婆是农村的,太没面子了。要把老婆和三个儿子迁入城市,当时城镇户口抓得紧,他一个小老师,根本就别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已经16岁的曾家大儿子在大招工中,去了一个煤矿当矿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政策可以退休顶编,曾家父亲就提前退休让尚在农村的二儿子顶了他,在老家的一所村小当老师。那时,城里还没有房改,父亲一退休,原住的单身宿舍无条件归还单位。不情愿在农村,微薄退休工资又在城里买不起房的父亲,三十年一轮回,还是只有回到农村去养老。

曾家三儿子也是在农村长大和读书的,但他从小顽皮捣蛋,跳上窜下,没有安份过,是村子附近的有名的“混混”。原本他这年龄正碰上可以有书读的好时候,可他偏不认真读,而且还常常给家里惹是生非。初中毕业后,他升不了高中,他更不会作田里的活,就自己跟着同学去了深圳打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去沿海开放城市打工已经成了曾家一带农村的一种时尚,三儿子走时,全家都觉得非常正常。甚至于父母还很高兴,去了身边的一块心病。

三儿子这一走,就再没有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