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王朝万世最新章节 > 第一章

第一章 免费阅读

[喳!]太监连忙跑了回去。

不大一会功夫,嘉庆便来到了皇后喜塔腊氏的寝宫。当嘉庆进来的时候,喜塔腊氏好象已经死了。只见床上染得到去都是血迹,几位太医身上也粘上不少血迹。

看见皇上进来了,太监,宫女,几位太医都跪到在地上,瑟瑟发抖,皇后死了,不管怎么样都和自己脱不了关系,就算不死也要拖成皮。

嘉庆径直走向躺在床上的喜塔腊氏,[滚开!]一脚踢开挡在路上跪着的一位头发,胡须花白的老太医。也许是力道太大了,还是怎么了。老太医在地上滚了几下,一头撞在桌腿上,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了。不大一会,一滩暗红色的液体从老太医的身体下面散了开来。

嘉庆坐在喜塔腊氏的床前,在外人看来一副深情的样子,心里似乎有着莫大的悲痛。嘉庆用袖子轻轻的擦拭着喜塔腊氏嘴角还在不断溢出的鲜血,可是喜塔腊氏已经没有呼吸了,又用左手扶平喜塔腊氏不能合上的双眼。

[哎!~~~~]嘉庆长叹一声道。嘉庆挥退左右,一个人在喜塔腊氏的房间内呆了半响。

枝哑的一声响,在房内呆了半天的嘉庆已经推开了门走了出来。

[回乾清宫。]嘉庆边走边说:[传朕旨意,皇后寝宫太监,宫女一律陪葬。那几名太医也以失职之罪给皇后陪葬吧。过几日和父皇一起出殡吧!]

[喳!]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听到此话的太监宫女一下慌了神。不要命的磕着头,可是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嘉庆挥了挥手,一大队侍卫冲了进去把这些太监,宫女,还有倒霉的太医给扣押起来了。

黑夜有笼罩着紫禁城,前不久太上皇才驾崩,接着没几天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被收监,今儿皇后有仙去了,哎,闹得人心惶惶的。乾清宫内,嘉庆正来来回回的走来走去,神情甚是焦躁不安。

[都退下去吧,朕要休息了,任何人都不要打扰朕。]

[喳!]

偌大的乾清宫内只剩下嘉庆一个人了,在冷清的烛光下,嘉庆的身影显得格外的阴冷,象一条随时就要把人一口吞下的大蛇。

嘉庆低头看了看身上冬天穿的黑色皇袍,满意的点了点头,宽大的袖袍在身前一挥,一阵无名风顿起,乾清宫内的烛光奋力的挣扎了几下,无赖的熄灭了。顿时,乾清宫内陷于一片漆黑。

[仙人之境!]

手指轻轻一弹,乾清宫内的一道窗户轻巧的打开了,一道黑影便闪了出来,窗户又轻轻的关上,一切都悄无声息。

[哎,这天可真够冷的,真他妈的倒霉,年都没过完,就要老子出来守夜。]一名值夜的胖侍卫唠叨道。

[哎,兄弟小声点,被上面听到了要砍头的,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旁边的一名瘦点的侍卫拉了拉胖侍卫,示意他小声点。他们两个在御花圆的一僻静园子里,本也没什么好照看的,但皇家里的事那又说的清楚。

[靠,这大冷天的半夜三更里那来的人,皇上老爷子不知道搂着哪个漂亮妃子逍遥了。]

[就是,就是。]一谈到女人,瘦侍卫也有点兴奋了,连忙说道:[就是我家舅舅的小叔子的女儿前不久刚选上秀女。你说她有几漂亮啊那真是仙女啊,那个美啊,我就见过二次]顿时滔滔不决。

[哎,说个你能比较的吧,那小妞比碧玉楼的头牌还漂亮碧玉楼的头牌你知道不,一个晚上200两银子,还看人家姑娘愿意不]

[什么人]谈性正浓的瘦侍卫突然觉得背后好象有人,连忙转身,刚要拔刀。但见到胖侍卫扑通一下跪到在地,自己连忙定眼一瞧,啊,心里一惊,也扑通一声跪下了。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磕头如捣蒜般。

[乱叫舌更的狗奴才,留你们和用。]嘉庆一脸怒气的道。大袖一挥,两人身子一软,便到在地上。

嘉庆脱下皇袍,换上一名侍卫的衣服,身影微微一晃便又消失不见了。

太后寝宫内,只有微微的烛光,太后现在头疼的厉害,怎么也睡不着,正拉着心腹丫鬟说话。

[小翠啊,从昨天起我心里就老是惶惶的,头也疼的厉害,太医看了也没什么效果。]

[老佛爷,您身子骨好着了。]

[哎,小丫头知道什么,皇后不也是的吗。但不是说去就去了,哎,这些时候朝廷太乱了点啊。]

[奴才不懂什么朝廷的,只要老佛爷安康就好了。]

[小丫头尽捡好听的说,你说皇上这也好几天没来请安,什么会事啊。]

[奴才也不知道,恐怕是太忙了吧。]那宫女犹豫了一下,又道:[听服侍皇上的人说,这些时候皇上好象变了个人似的,让人看着就害怕。]

[小丫头懂什么,那叫君威,想我堂堂大清朝的皇上,哎,说这干什么。]

太后突然眼前一花,[皇儿,你怎么来了。]甚是惊讶,再看旁边的小翠不知道怎么的已经昏到在地上。

[朕来干什么的。]嘉庆脸色突然一变道:[朕是来要你这老匹夫的命的。]

太后大惊,张口要喊救命,可是发现不管怎么样都发不声音来。眼前一黑,再也醒转不过来了。

嘉庆有在太后寝宫内站立一会,拿起一烛台,向太后的身体甩去,扑的一声,烛台尽没入尸体之中。鲜血顿时四溅开来。又轻轻扯下侍卫服饰的一角,丢在地上。

一阵微风拂来,烛光熄灭,再细瞧已经看不见嘉庆的身影。

翌日清晨,嘉庆又在批阅各种奏折,突然报安徽巡抚朱珪奏折送达。

听到朱珪的名字,皇上激动得热血沸腾,差一点掉下眼泪,急忙把奏折接到手里,展开一看,上面写道:

[臣闻太上皇驾崩,肝胆俱裂,号呼上天,俯首撞地,悲痛难抑;转念太上皇十全武功,五福俱享,禅位传器,功德圆满,太上皇在天之灵,也可告慰了,希望

皇上节哀保重。

臣听说皇上要守三年之孝,这虽然是超迈千古、垂范万世的义举,但天子之孝,最主要的是继承祖上的遗志,发扬光大祖上开辟的事业。臣以为皇上应当立即投身政务,不可拘小节而失大体。

亲政伊始,皇上当远听近瞻,运筹乾坤于心胸之中,一旦有重大决策,要像滂

论大雨倾天而下,要像霹雳震响在九天。刚毅果敢之雄风,要如太阳喷射它的光芒;

同情恻隐之心,则不应轻易有所流露。修养身心要严格区分欺诈和真诚的界限,判

断一个人,要辨明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主若果自己心地中正,礼义廉耻就会昭然

于天下;朝廷清明,则天下整肃,皇上应自己首先节俭,崇尚奖励清正廉明的人,

若真能做到以上这些,则自然盗贼可平,财用丰富。

面临表奏,泪如泉涌。臣昔日侍奉皇上读书,十年离别,今又奉诏返京,怎敢

不勉励自己,竭尽心力,任皇上驱使?

只愿皇上以上天之心为心,以祖宗之志为志。臣朱珪顿首。]

[哎,果然是一忠臣啊,以后当可重用此人。]嘉庆心里想到。

[皇上,十公主求见。]一名太监道。

[恩,十公主啊。]嘉庆沉思了一下道:[让他进来吧。]

[喳!]

十公主跪在地上道:[拜见皇兄。]

嘉庆帝道:[十妹快站起来说话。]

十公主哭道:[皇兄,请你看在大行太上皇帝的面上,对和珅酌情宽宥处置。]

嘉庆道:[公主岂不知和珅辜负皇考厚恩,欺君罔上,败坏朝纲,祸国殃民?

岂不知和珅克扣军饷,贪污中饱,网罗私人,污陷异己?像这样大奸不道之徒,若

不翦除,国家有宁日乎?父皇临终仍然记挂的剿匪大业能蒇功乎?]

一席话义正辞严,问得公主满面羞愧。

公主道:[虽然如此,仍恳请皇上赐他个全尸。和珅虽是大奸不佞之人,但他

毕竟是先朝大学士、首席军机,又是皇考最宠爱的大臣,又是妹妹的亲翁、父皇的

亲家。若将和珅凌迟处死,抛尸街头,父皇大丧之日,这样做合适吗?]

嘉庆如果还是以前的那个嘉庆的话,应该顾及亲妹的感情或其他方面会答应她的要求,但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已经不是哪个人了。

公主又道:[皇兄,希望看在母亲的份上…]

[不是看在母亲的份上,你和他都得死。]嘉庆怒到:[我不希望再见到你了,走吧。]

公主还想说些什么,可是被几名太监请走了。

突然又有太监道:[董大人和刘大人求见圣上。]

[哈哈,求情的人都来了啊。]嘉庆冷笑道。

两位老臣都受乾隆宠爱,都是和珅的死对头,因而深受皇上的信任。两位老臣也都知道乾隆一生中最疼爱的孩子是十公主,超过疼爱任何一位皇子皇孙。两位老臣看了眼前的情况,思想了一下,双双跪在嘉庆帝面前道:[皇上,公主说得有理,和珅罪大恶极,虽千刀万剐,还嫌太轻,但他毕竟是先朝首辅,皇亲国戚,且太上皇刚刚放世。若将他凌迟剐杀,碎尸肆市,对朝廷、对皇上都影响不好。看来应减等量刑才是,请皇上三思。]

[朕意以决,儿等都退下吧。]嘉庆断然道。

[皇上,不好了,太后,太后…]一名太监惶惶张张的跑了进来:[太后在寝宫内被人用烛台刺死。]

[什么,母后死了。]十公主一听,顿时昏到在场。

董诰和刘墉两位老臣也是象猛的被人一阵,觉得头晕眼花,先是太上皇,接着是皇后,有是太后,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啊!

[皇宫侍卫哪,平时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太后都被杀了。]嘉庆勃然大怒道:[一堆废物,都是一堆废物,限他们十天查清楚,要不统统去陪葬。]

[喳!]

[还有,昨天值班的侍卫通领给朕拉出去砍了。]

[喳!]

[朕今天好累,好累]嘉庆好象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般,软软的瘫坐在龙椅上[你们都退下吧,都退下把,朕今天谁也不想见,退下吧。]

[皇上保重龙体啊,大清不能没有皇上啊。]两位老臣这时候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几天之内给这位刚刚独立亲政的皇上太大的打击,希望他不要一厥不振啊。[老臣告退。]

等人走了个干干净净,靠坐在龙椅上的嘉庆漏出丝丝冷笑。

一切都在寡人的手心之内啊!

正月十七日,天已向晚,嘉庆帝还是决定判决和珅凌迟剐杀,不过不是在闹市当中而是在监狱中,算是给皇家留点脸面。福长安判斩监侯,秋后处决,并提福长安至和珅狱中,跪视和珅凌迟剐杀。大学士苏凌阿,年迈昏聩,令其退休,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侍卿李光云,俱降黜治罪。和珅已故的弟弟和琳也被追回爵位,撤出贤良祠。

和珅看着旁边刀斧手备的各种刑具,五内俱焚,不由感慨万千。片刻之间由朝廷第一权臣而沦为阶下囚,马上就要被千刀万剐结束自己的生命,和珅心有不甘,更多的是惧怕啊--千刀万剐。

二十年来,我兄弟二人为大清竭尽心力,弟弟死在疆场,而我要被千刀万剐。

是我空负一身才华,还是才华误了我?

牢房的门吱呀响了一声,是福长安戴着锁镣进来了。福长安扑向和珅,和珅紧紧拥住福长安,泪流满面道:[是我连累了你,误了你。]

福长安紧紧地抱着和珅,不愿松开。衙役把他俩扯开,令福长安跪倒在地上。

和珅微笑着对福长安道:[你望着我,要微笑,不要悲戚。]

和珅站在那里,虽已五十整岁,但面如美玉,光洁白皙,二目炯炯,神采奕奕,欣长的身躯笔立亭亭,如玉树临风。

福长安哭道:[我生前追随你,死后也一定不离你的左右。]

猛然间,和珅拿过纸笔,作诗一首道: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嘉庆帝从殡殿回到上书房,太阳已经给紫禁城里的城楼及大大小小的宫殿镀上一层金色。天空蓝蓝的,犹如深山幽谷中的湖水,澄明清亮。

嘉庆帝的心情如澄明的天空一样,亮堂了许多,虽然各种熟悉自己的人已经都不在人世间了,但是朝廷还是不稳定,要做几件事情收买大臣们的心啊,于是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务之中。他又回想起朱珪在来京途中遣快马送来的奏折上的话,做君主的要内心中正,身先节俭。是的,先听听这老臣的话,让他高兴高兴,好让他用心的帮自己办事。

嘉庆想起去年五月都尔嘉曾就叶尔羌采玉的事上折和珅,而被和珅压在军机处的事来。他命军机处立即刻寻出原折送到彻前,见奏折中写道:

[叶尔羌之玉或是采自大泽,每过秋分,采玉人需浸入冰冷的水中用脚去探;或是采自大山,采玉人需骑牦牛身背大铁钉及巨绳攀援上山,纳钉悬绳,然后将玉一块块凿下,再用悬绳徐徐吊下。这些玉石,大者重逾万斤,次者重八千斤,又次者重三千斤。和田玉的开采略容易些。但这些地方距京师十分遥远,每搬运一块玉石,要动用几百匹马,沿途或泥沙或丘陵,每日仅行数里,且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招摇而过……]

嘉庆帝看到采玉搬运如此辛苦,即刻通令军机大臣道:[这事全怪和珅,朕若早知此事,断不会劳役回众。你等速谕运解玉石的大臣,无论到何处,都要把玉石抛弃路旁,只是采玉及运送玉石的*伯客,酌情赏赐。]

董诰曰:[皇上圣明。但是,据臣所知,从乾隆四十三年起,朝廷规定玉石由官方开采,不准当地人私开,更不准其售卖,朝廷还在那里派兵设卡,日夜守护监视。售卖玉石本是当地人的一项丰厚收入,这样,玉石全被朝廷所有,百姓岂不心存埋怨?]

不待董诰说完,嘉庆帝道:[君上所贵者人心,玉不能吃不能穿,朕怎能喜欢这无用之物。那些官员禁止民间售卖开采,表面上是要禁偷漏,暗地里肯定是借此营私肥己,此等事情,只能养贪败性,现即撤去官兵哨卡,令百姓各自采摘。朕所贵者,是*生活幸福,边疆宁静,那些玉石粪土不如!]

嘉庆这番话一说,在场的人无不激动振奋,乾隆崇尚奢华的风气,有希望扭转过来了。正月十五皇上刚刚下谕禁呈宝物,十八日杀过和珅后,这十九日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大玉,看来皇上改换奢靡风气的决心是坚定的。

但是,成亲王永瑆的心内,像被猫抓的一样,这么大的一块玉抛在路旁,太可惜了!于是道:[皇上,以后这大玉不采不运也就罢了,可是现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已经运到陕甘,可谓是费尽了千辛万苦,抛弃岂不可惜,况且那块大玉不运就算了,那块小的,不妨运回。]

嘉庆帝问内务府大臣道:[小的那块玉有多重?]

缊布道:[七八千斤。]

嘉庆帝道:[运回七八千斤的大玉,要动用几百匹马,沿途扰扰攘攘,运回这么个无用之物,劳民伤财,运它干吗——”嘉庆帝深知十一兄贪财的性格,便说道:[十一兄如果想运也可以,但是路上的一切费用都由你自己开销,若动用朝廷或地方一文,即以违制抗旨论处,决不宽贷。]

永瑆忙道:[我只是觉得扔了可惜,哪里是贪那块玉,不运也罢。]

嘉庆帝有关抛玉及撤除哨卡等等的谕旨发下去之后,北京的珠玉之价,骤降十之七八。

嘉庆看着永瑆又想起一件事来,永瑆聪明异常,天资甚高,仪表堂堂,可是一心只在书画上,流连诗酒,乾隆认为他染上汉人恶习,而且屡教不改,实在难以光大先祖事业。更何况这个永瑆最让乾隆头痛的事还不是这些,而且吝啬成性。乾隆帝为他选了大学士傅恒的女儿作永瑆的福晋,可是进门以后这位曾穿金带银、吃香喝辣的大小姐,竟然只能日日以薄粥度日,陪嫁的金银珠宝全被永瑆纳入府中。傅家人时常把小姐在王府受苦受难的事告到乾隆那里,真令这位天子万分羞惭。可是屡次训斥永瑆,永瑆只是怯怯谎谎,却本性不改,一切如旧。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永瑆的乘马死了,他竟下令府中烹马代膳,当天再没有其它饭食。

哎,嘉庆摇了摇头,看着这位吝啬的大清王爷。

不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军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完全信任的过的人去掌握,不过现在自己还没有一个完全可以托付的人选,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嘉庆静静的想着,突然想到一件拿军队动手的好借口--白莲教。

只是一只农民起义军,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剿灭,其中一定有问题,不管是大是小,等有合适人选,杀了换上去就可以了。

起点中文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