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婉约词最新章节 > 第 47 章

第 47 章 免费阅读

番涵咏功也。

相见欢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作者简介】

庄字中白,江苏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官主事。后校书淮南、江宁各书局。着有《甲白词》四卷,《蒿庵遗稿》等。

【评解】

这首抒情小词写得情景jiāo融,含蕴无限。春魂夏梦,因深林几处啼鹃而倍感缠绵;莺语蝶舞,使人于明月空庭之夜,更觉年华如水之凄切。庄词宗张惠言,为常州词派之后劲。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用意、用笔,超越古今,能将骚、雅真消息吸入笔端,更不可以时代限也。

谭献《箧中词》:闺中之思,灵均之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定风波

为有书来与我期①,便从兰杜②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yīn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着花迟。

【注释】

①期:邀约。

②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

【评解】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jiāo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蒿庵词有看似平常、而寄兴深远、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风波》云云,暗含情事,非细味不见。

又曰: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

周之琦

好事近

杭苇①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 笋将②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恰好乌篷③小小,载一肩秋色。

【作者简介】

周之琦字稚圭,号耕樵,一号退庵。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官至广西巡抚。有《心日斋词》。其第一种为《金梁梦月词》。其风格与元张翥相近。

【注释】

①杭苇:语出《诗卫风河广》:“一苇杭之。”苇原指草束,引申为小舟。

杭,通“航”。

②笋将:语出《公羊传文公十五年》:“笋将而来也。”笋,竹舆。

③乌篷:小船,船篷竹编,漆成黑色,故称。

【评解】

此词描写秋日旅行,舟行后乘舆,舆行后又乘舟,点染途中山水景物,遂觉无枯寂之色。“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情景俱佳,极富情致。全词写秋景而不落俗套,独具特色。

【集评】

黄燮清《词综续编》:《梦月词》浑融深厚,语语藏锋,北宋瓣香,于斯未坠。

《清词菁华》:之琦为清词中期转变前锋。《金梁梦月词》曾震撼一时。写景笔随意转,或凉沁肌骨,或响遏云雷,极驱使控纵之能事。

王鹏运

点绛唇 饯春

抛尽榆钱①,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

长亭②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作者简介】

王鹏运字幼遐,一字鹜翁,晚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

官礼科给事中。曾汇刻《花间集》以迄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其词学承常州派余绪而发扬光大之,以开清季诸家之盛。有《庚子秋词》、《半塘定稿》二卷,《剩稿》一卷。

【注释】

①榆钱:即榆荚。

②长亭:古时道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以暂歇与饯别。

【评解】

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两句,将词意转深一层,点出离愁比春归更令人凄苦,遂使“饯春”有了双重含义。

【集评】

叶恭绰《广箧中词》:幼遐先生于词学独探本原,兼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吾常戏称为桂派先河,非过论也。

《清词菁华》:鹏运为清末四家先导,上承嘉道之敝,下开同光变革之风,文廷式、朱祖谋、况周颐,皆受其指授。

浣溪沙

题丁兵备①丈画马

苜蓿阑干满上林②,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③? 空阔④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注释】

①丁兵备:丁日昌,兵备指其任苏松太道。后官至江苏巡抚。

②上林:上林苑,汉代长安苑囿,汉武帝自西域引入苜蓿,植于上林苑以饲马。

③“遗台”句:用郭隗说燕昭王千金购马骨故事。昭王后筑黄金台以待贤。

①空阔:反用杜甫诗“所向无空阔”句。

【评解】

此词借咏马自诉怀才不遇。用典自然。“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亦马亦人,语意双关。抒写了内心的感慨。

“夕阳山影自萧森。”飘逸、空灵,为全词增添情致。

文廷式

好事近 湘舟有作

翠岭一千寻①,岭上彩云如幄②。云影波光相shè,dàng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③何处?认舜祠丛竹④。

【作者简介】

文廷式字道希,一字芸阁,号葆岩,别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光绪十六年(1890)

进士及第。官至侍读学士。其于清代浙西、常州两词派之外,独树一帜。着有《云起轩词钞》一卷。

【注释】

①寻:古代以八尺为寻。

②幄:帷幕。

③九疑:九嶷山,在湖南省。相传为舜的葬地。

④舜祠丛竹:指湘妃竹。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二妃哀泣,泪滴于竹,斑斑如血。

【评解】

这首小令写水光山色,极为艳丽。翠岭彩云,波光dàng绿,加上意想中窈窕如玉的仙女,构成一幅充满神幻色彩的画面,又洋溢着怀古的悠思。全词意境新颖,造语工巧,美艳多姿,极富情韵。

【集评】

王瀣手批《云起轩词钞》:绝!

胡先《学衡杂志》二七期《评云起轩词钞》:《云起轩词》,意气飙发,笔力横恣,诚可上拟苏、辛,俯视龙洲。其令词丽婉约,则又直入《花间》之室。盖其风骨遒上,并世罕睹,故不能从时贤之后,局促于南宋诸家范围之内,诚如所谓美矣善矣。

祝英台近

剪鲛绡①,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②,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③,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蒙蒙飞絮。

【注释】

①鲛绡:轻纱。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

②狼藉:散乱不整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