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婉约词最新章节 > 第 34 章

第 34 章 免费阅读

谁怜旅程荏苒⑦。漫长门夜悄,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⑧。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作者简介】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居陕西凤翔,寓居临安。宋亡后,张炎飘泊流dàng,曾经到大都(今北京市)谋求官职,失意而归。

有《山中白云词》留传后世,存词三百余首,其中有些寄寓着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他还着有论词的专着《词源》,对后界词人有一定影响。

【注释】

①楚:泛指南方。

②(huǎng)然:惆怅失意的样子。

③yù下寒塘:受惊离群成为孤雁,yù飞下寒塘又顾影而自伤孤单。

唐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疾,寒塘yù下迟。”

④写不成书:雁群在飞行时,常排列成行,队行如字。孤雁在天上只有一点,排不成字,而只能带回来一点相思之意。

⑤因循:拖延。

⑥残毡拥雪:指汉苏武被匈奴所拘的故事。

⑦荏苒:展转。指时光流逝。

⑧怕蓦(mò)地:倘忽然。 玉关:玉门关。

【评解】

这首词,通过描写离群孤雁,抒发羁旅之愁,飘泊之怨。

字里行间,蕴含着国破家亡的哀思。上片写孤雁离群失侣的孤凄之感与相思之情。

下片将人与雁的羁旅哀怨之情,一并写出。词中无一字直说题面,却又处处与题意相绾合。喻意贴切,曲折有致。张炎词,原以咏物称着词坛,更因此词而获“张孤雁”之雅称。全词文笔婉曲,工致入化,情思绵邈,深挚感人。

【集评】

许昂霄《词综偶评》:“暮雨相呼疾,寒塘yù下迟。”唐崔涂《孤雁》诗也。

谭献《谭评词辨》:起是侧入而气伤于。“写不成书”二句,若李之有指痕;“想伴侣”二句,清空如话;“暮雨”二句,若浪花之圆蹴,颇近自然。

继昌《左庵词话》:“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沈昆词:“奈一绳雁影,斜飞点点,又成心字。”周星誉词:“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三词咏雁字名目巧思,皆不落恒蹊。

孔行素《至正直记》:钱塘张叔夏……尝赋《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孤雁》与《春水》词皆玉田少年擅名之作,晚年无此精湛矣。孔行素称玉田以此词得名,人以“张孤雁”称之。“写不成书”二句写“孤”字入妙,即怀人之作,亦极缠绵幽渺之思,况咏孤雁,入雁双关,允推绝唱。下阕“伴侣”以下数语替孤雁着想,沙岸芦花,念其故侣,空际传情,不让唐人“暮雨相呼疾,寒塘yù下迟”之句。借喻人事,亦停云之谊,故剑之思也。结句以双燕相形,别饶风致,且自喻贞cāo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孤雁。“楚江”两句,写雁飞之处。

“自顾影”三句,写雁落之处。“离群”、“顾影”,皆切孤雁。“写不”两句,言雁寄相思,写出孤雁之神态。“料因循”两句,用苏武雁足系书事,写出人望雁之切。

换头,言雁声之悲。“想伴侣”三句,悬想伴侣之望己。“暮雨”两句,言己之望伴侣。

末以双燕衬出孤雁之心迹。

高阳台 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①,平波卷絮②,断桥③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风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④,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⑤,草暗斜川⑥。见说⑦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⑧。无心再续笙歌楚,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①接叶巢莺:莺儿将巢筑在密集的叶丛里。

②平波卷絮:轻絮飞落湖上,被微波缓缓地卷入水中。

③断桥:在孤山侧面白沙堤东,里湖和外湖之间。

④西泠(líng):桥名,在孤山下,将里湖和后湖分开。

⑤韦曲:在陕西长安城南皇子陂西,唐时韦氏世居此地,故名韦曲。

⑥斜川:在江西星子、都昌两县之间。陶渊明有《游斜川》诗,写斜川的风景。

⑦见说:听说。

⑧鸥边:即白鸥。

【评解】

本词借咏西湖抒写亡国哀思。上片写暮春景色。密叶藏莺,平波卷絮,曾几何时,春光已老。眼前万绿西泠,一抹荒烟,更觉凄然。下片抒情。当年燕子,飞往何处!但是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回首往事,已成旧梦。昔日笙歌,无心再续。飞花啼鹃,亦不愿闻见。作者之满怀愁绪可以想见。全词低徊往复,凄凉幽怨。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玉田《高阳台》,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如出一手,乐笑翁集中亦不多见。

谭献《谭评词辨》:“能几番”二句,运掉虚浑。“东风”二句,是措注,惟玉田能之,为他家所无。换头见章法,玉田云:“最是过变不可断了曲意”是也。

《艺蘅馆词选》麦孟华云:亡国之音哀以思。

沈祥龙《论词随笔》:词贵愈转愈深,稼轩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玉田云:“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下句即从上句转出,而意更深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夏闰庵云:“此词深婉之至,虚实兼到,集中压卷之作。”起二句写春景,工炼而雅。“看花”二句已表出春感。“东风”二句以才人遘末造,即饮香名,已伤迟暮,与残春之蔷薇何异。“凄然”三句与“燕子”四句,皆极写其临流凭吊之怀。

“新愁”二句怅王孙之路泣,何等蕴藉。“笙歌”以下五句梦断朝班,心甘退谷,本yù以“闲眠浅醉”,送此余生,鹃啼花落,徒恼人怀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西湖春感,沉哀沁人。“接叶”三句,平起,点明地时景物。“能几番”两句,陡转,叹盛时无常,警动之至。

“东风两句,自为开合,寄慨亦深。“更”字进一层写景,“万绿”八字,写足湖上春尽,一片惨淡迷离之景。换头承上,提问燕归何处。“但”字领两句,叹春去、燕去,繁华都歇。“见说”两句,以鸥之愁衬人之愁。“无心”两句,实写人之愁态。江山换劫,闭门醉眠,此心真同槁木死灰矣。末以撇笔作收,飞花、啼鹃,徒增人之愁思,故不如不闻不见也。

清平乐 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①,蹴②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③,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④。多少骅骝⑤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注释】

①辔:缰绳。 衔铁:俗称马嚼子。

②蹴(cù):踢、踩。

③趁:追逐,奔驰之意。 汗血:古代良马名。传说日行千里,流汗如血。

④涓涓:流水声。 野水:野外小河的流水。 晴沙:天气晴朗,河水清澈,阳光照耀,连水底的沙都可看见。

⑤骅骝:名马,千里马。

【评解】

这首咏物词,通过对马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感慨。上片写此马当年曾平原踏雪、勇趁军声。而今却闲度时光,弃置不用。下片写冬去春来,时光如流,不少“骅骝”骏马,至今犹困盐车。全词含蓄蕴藉,喻意深刻,而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感慨,也尽在不言之中。

渡江云

山yīn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

一帘鸠外雨①,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

荒洲古溆②,断梗疏萍,更飘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长疑即见桃花面③,甚近来、翻致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