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婉约词最新章节 > 第 26 章

第 26 章 免费阅读

白雨斋词话》:稼轩词其源出自楚骚,起势飘洒。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铺叙“立春”而已。转头处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因其暗换韶光,老却多少朱颜翠鬓,语尤隽妙。然则岁岁之花开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怅耳。

醉太平 春晚态浓意远,眉颦①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yù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注释】

①颦:蹙眉。

【评解】

这首春晚词着意描绘人物情态。以景衬人,情景jiāo融。暮春季节,絮飞风软,落花满径,遍地榆钱。此中的人物则是鬓云欺翠,罗衫春暖。“眉颦笑浅,态浓意远”。词中委婉地描绘出昼长人倦、懒上秋千的情态。全词工丽和婉,抒情细腻,体现了辛词的又一风格。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集中作《金荃》丽句者无多,此作情态俱妍。结句有絮飞春昼,日长人倦之意;且有少陵“一卧沧江惊岁晚”、“扁舟一系故国心”之感。

念奴娇书东流①村壁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③寒怯。曲岸④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⑤。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①东流:旧县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

②地:无端,无缘无故。

③云屏:云母石制作的屏风;或说云母石制作的枕头。或说云屏指帷帐。

④曲岸:河岸。

⑤纤纤月:古代原形容女子的脚,这里借指美人。

【评解】

淳熙五年春,辛弃疾从江西豫章调往临安,旅行东流县,题此词于村壁之上,抒写他当时的感受。上片写重过东流时,正是“野棠花落”,清明已过的季节。岁月匆匆,旅舍孤寒,不觉想起了从前在这里的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如今时移事异,在叙述中寓有词人的无限感慨。下片写此次经过东流的所闻。勾起了旧恨新愁。“近来多少华发”,含蓄蕴藉,情韵悠长。这首词表现了辛词清新婉约的一面。

【集评】

《艺蘅馆词选》梁启超语:此南渡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客途遇艳,瞥眠惊鸿,村壁醉题,旧游回首,乃赋此闲情之曲。前四句写景轻秀,“曲岸”五句寄思婉渺。

下阕伊人尚在,而陌头重见,托诸行人,笔致便觉虚灵。“明朝”五句,不言重遇云英,自怜消瘦,而由对面着想,镜里花枝,相见争如不见,老去相如,羞入文君之顾盼。以幼安之健笔,此曲化为绕指柔矣。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jiāo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

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摸鱼儿淳熙己亥①,自湖北漕②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③、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④,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⑤,准拟佳期又误。蛾眉⑥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⑦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①淳熙已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②漕:转运使的简称。

③见说道:听说。

④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喻小人误国。

⑤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陈皇后因而重新得宠。后世随把“长门”作为失宠后妃居处的专用名词。

⑥蛾眉:借指美人。

⑦玉环:唐玄宗贵妃杨氏的小字。飞燕,姓赵,汉成帝的皇后。两人都得宠且善妒嫉。

【评解】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全篇用比兴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上片写暮春时节,几番风雨,落红无数,暗喻南宋朝廷衰败的政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壮志不得实现的感慨。下片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抒写自己遭受投降派排挤、嫉恨的愤懑,也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

全词“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摧刚为柔,于婉约之中洋溢着爱国激情,形成了独具的艺术特色。

A评集B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

“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正壬秋谓“画檐蛛网,指张俊、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径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

脉脉谁诉,“怨春不语”相应。

“君莫舞”两句顿挫,言得宠之人化为尘土,不必伤感。“闲愁”三句,纵笔言今情,但于景中寓情,含思极凄婉。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的豪放激昂的作品固然振奋人心,而婉约含蓄的也同样出色动人。如《模鱼儿》和《青玉案元夕》就是。

又云本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

又云:稼轩词,于雄莽中别饶隽味。……“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多少曲折,惊雷怒涛中时见和风暖日,所以独绝古今,不容人学步。

丑奴儿①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②;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yù说还休;yù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

②层楼:高楼。

【评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