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婉约词最新章节 > 第 18 章

第 18 章 免费阅读

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惜春情怀。上片写暮春季节,燕子穿阁,杨花飘落,而春醪味薄,难解闲愁。下片写桃杏凋残,绿野草长。晚来风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词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宛转柔媚,新颖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清臣《谒金门》一词,亦甚婉媚。

僧仲殊

柳梢青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①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②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作者简介】

仲殊字师利,俗姓张氏,名挥,北宋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举进士,因事出家。

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能文,善歌词,皆cāo笔力就。苏轼曾与之jiāo往。着作有《宝月集》。

【注释】

①柳袅:柳枝柔弱细长貌。

②棹:摇船工具,这里指船。

【评解】

作者着意写景,以景抒情。上片写春景,梨花带雨,柳袅烟斜,表现了风和香软的江南春色。下片写行人,轻舟一叶,浪迹天涯,待到酒醒处,惟见残阳乱鸦。而那墙头红粉,秋千深院,究是谁家?全词清丽和婉,含蓄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雨后”三句及“秋千”三句,景与人分写,俱清丽为邻。而观其“残阳乱鸦”句,寄情在一片苍凉之境,知丽景春,固不值高僧一笑也。

南柯子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评解】

这首词通篇写景。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花庵称仲殊《诉衷情》一调“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然尚不及其《柳梢青》、《南柯子》二词更为清逸也。在他的词里,只感到一种出家人的清逸和婉情绪,东坡所谓“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者”,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僧祖可

小重山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①中。

【作者简介】

祖可字正平,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

住庐山,被恶疾,人号“癞可”。有《东溪集》、《瀑泉集》。工诗,长短句尤佳。

曾与陈师道、谢逸等结江西诗社。

【注释】

①芜:众草丛生之处。

【评解】

这首词通篇描写暮春景色,隐隐含露惜春之意,烟柳疏钟,碧波东流,风卷珠帘,桃李园空。转眼春色将尽,对此能无感触!全词清丽隽雅,委婉含蓄。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祖可《小重山》词最为《东溪诗话》所称赏。

释惠洪

青玉案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②潇潇雨。

【作者简介】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

大观中入京,乞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着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jiāo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绵绵。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如“十分春瘦绿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上元宿岳麓寺诗》)“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相思泪。”(《青玉案谪海外作》)

以及这首《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皆是。

徐《词苑丛谈》:末人小词,僧徒惟二人最佳,觉范之作类山谷,仲殊之作似“花间”。

千秋岁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余簪髻玉,不见流苏带①。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②,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注释】

①流苏带:古时fù女衣饰佩用之物。

②手搴轻罗盖:手擎着轻轻的绮罗伞盖。

【评解】

此词生动地描写一位独处空闺的少fù怀春、叹春的心理、情态。上片描绘少fù春睡时娇懒倦慵的神情体态。缠绵卧榻,半身屏外。唇红残退,春思撩乱。枕上“空余簪髻玉”,身上“不见流苏带”。下片着意人物内心的刻画。追忆往事,令人魂消。“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结尾两句,情思绵绵,余韵不尽。全词抒情委婉,描写细腻,曲折婉转,柔媚多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同情。

无名氏

鱼游春水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①,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②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萧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③,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作者简介】

据《复斋漫录》载:“政和中,一贵人使越州,得辞于古碑yīn,无名无谱,亦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注释】

①峭:尖厉。

②:突然钻出来。

③双鲤:谓书札也。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东风杨柳,碧草如茵,莺啼燕飞,鱼游春水,春天又到人间。下片抒情,桃李争艳,春色如画,而阑干倚遍,望断清波,游人未归。

令人思念不已。全词和婉秀美,抒情细腻,绮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试通论》:此词作得颇为婉丽,极秀美可爱,惜不知作者姓氏。

江亭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