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孝经最新章节 > 第 6 章

第 6 章 免费阅读

经注》一卷、

清雍正皇帝作《御纂孝经集注》等等。除注疏外,有的统治者还亲自为人讲

解 《孝经》。公元375年,晋武帝为大臣谢安等人讲论《孝经》,当时人传

为美谈。

自汉初《孝经》重现后,文人纷纷对它进行研究,使《孝经》成为学问

研究的一个热点,“孝经学”也因此而产生。“孝经学”涉及的问题很多,

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问题上都有不同意

关于《孝经》的“经”字,一般人都认为是经典之经。而有的人则认为,

《孝经》的“经”字,非《六经》之经,而是天下大经之经,即该书所谓“天

之经也” (刘光贲《孝经本义》);关于《孝经》的作者,异说更多(详见

《导读》);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和真伪,研究者也多有辨论;至于《孝经》

每一章的题目,分歧也不少。多数人认为是南朝皇甫侃标定,如归有光说:

“其章名,乃梁博士皇甫侃之所标,非汉时之所传”(《孝经叙录序》)。

也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抱朴子仁明篇》:唐尧以钦明冠典,仲尼

以明义首篇。是《孝经》本有章名也”(桂文 《孝经集解》);此外,还

有今文、古文之争等等。这些争议孰是孰非,暂且不提,其本身足见研究者

对《孝经》的关注,这也是《孝经》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一种表现。

在《孝经》研究中,朱熹是一位有魄力的人。他把传统的《孝经》分为

经和传两个部分,从而彻底打破汉代以来《孝经》的编排次序。他认为经(包

括《孝经》的《开宗明义章》至《庶人章》)是《孝经》的经文,而传(《三

才章》以下各章)则是后世儒者的解经文字。而且还删去原经中的二百多字。

朱熹重新编定的《孝经》就是《孝经刊误》。此书一出,对《孝经》学震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