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孝经最新章节 > 第 1 章

第 1 章 免费阅读

-------------------------------------------------------

本书由笔趣阁www.biquxun.com【以后的以后,】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xun.com---笔趣阁整理 @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前 言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随着

本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正越

来越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推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渴求,已成为当

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

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国情、

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

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在国内一

批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普及xìng读物。它从浩如烟海的

文化古籍中精选出六十部在历史上影响至巨的经典,按儒、道、佛、诸子、

杂家、文史、蒙学和家训分为八大类,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目,

这将使读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本丛书避免了以往古

籍整理中注释繁琐、白活生硬的缺陷,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编纂方式和设计风

格,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

我们相信,这套凝聚了两代学者心血和智慧的丛书,必将在中国传统文

化的普及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编纂委员会

一九九五年三月

导 读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在

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的曲解和利用,《孝经》中许多有价值的的

内涵被冲淡或掩盖了,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认识。

《孝经》共分十八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中讲:“《孝

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后世信奉此

说者,代不乏人。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他说:

“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这种说

法要比《汉书艺文志》早数百年。宋代以后,疑经之风盛行,于是又有很

多新的说法,如司马光的孔门弟子说、胡寅的曾门弟子说,其他还有孟子说、

子思说、汉儒说,甚至有魏晋儒者作《孝经》之说。隋唐以前,人们遵信孔

子说和曾子说,其后遂无统一认识,各取所信。今日,除研究者外,人们无

需为此多费精力,知其为先秦儒者所作就足够了。

《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孔子门人子夏的弟子魏

文侯曾作过《孝经传》;此外《吕氏春秋》中的《孝行》、《察微》二篇均

引用过《孝经》里的句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说:“蔡邕《明堂》引

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

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

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

的一部。

《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

以阐述。依其内容,十八章大致可分为四部分。自《开宗明义章》至《庶人

章》为第一部分,共6章,对孝加以概括xìng论述,并分别对不同地位的人的

孝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这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内容重要;自《三才章》

至《五刑章》为第二部分,共5章,主要讲述孝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xìng。其中的《纪孝行章》则专论孝子应做之事,是对一般意

义上的孝的解说;自《广至德章》至《广扬名章》为第三部分,共3章,是

对《开宗明义章》中提到的“至德”、“要道”、“扬名”的引申和发挥。

因此,这一部分可视为《开宗明义章》的继续;自《谏争章》至《丧亲章》

为第四部分,共4章。这部分各章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而是分别以不同题

目,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发挥和补充。其中,《丧亲章》可视为全篇的总结。

《孝经》篇幅虽短,文字不满二千,但内容很丰富,也根深刻。后世言

孝之书,其旨很少有能超出《孝经》的。因此有必要对《孝经》的主要内容

做进一步的介绍。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开宗明义章》)。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

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

对于生活在家庭中的人来说,孝主要体现在事亲上,即对父母的奉养上。

那么怎样奉养才算孝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

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纪孝行章》)。“生事

爱敬,死事哀戚” (《丧亲章》)。也就是要以爱敬之心奉养健在的父母,

要以哀戚诚敬之心祭奉亡故的父母。子有爱敬之心,则父母乐;子有哀戚诚

敬之心,则在天之灵安。这就是孝。

除了直接奉养父母以表爱敬之心外,作为个人,事亲者应具有怎样的修

养和品行呢?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是父母所给,不能损伤,即所

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宗明义章》)。其

次,要立身行道,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用扬名天下后世、光耀父母来体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