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 > 第 60 章

第 60 章 免费阅读

也,语耳,无是事也,遇暑必入城,一也。山妻怕冷,开窗一扇,中宵辄呼絮,奈何尽辟三窗以窘之乎,二也。然而自此左右相亭,竟无一不似亭,亭之为亭,于是乎大定。春秋亦多佳日,斜阳明,移动于方棂间,尽风情荔态于其中者影也,吾二人辄偎枕睨之而笑,或相唤残梦看之。小儿以之代上学之钟,天yīn则大迷惘,作喃喃语不休。

若侵晨即寤,初阳徐透玻璃,尚如玫瑰,而粉墙清浅,雨过天青,觉飞霞梳裹,犹多尘凡想耳。薜荔曲环亭,春饶活意,红新绿嫩;盛夏当窗而暗,几席生寒碧;秋晚饱霜,萧萧飒飒,锦绣飘零,古艳至莫名其实;冬最寥寂,略可负暄耳。四时皆可,而人道宜秋。聊以秋专荔,以荔颜亭。东窗下一长案,嫁时物也,今十余年矣。谚曰,“好女勿穿嫁时衣”,妻至今用之勿衰,其面有横裂,积久渐巨,呼匠氏锯一木掩之,不髹不漆,而茶痕墨渖处往往而有。此案盖亲见吾伏之之日少,拍之之日多也,xìng殆不可强耳。曾倩友人天行为治一玺曰,“秋荔亭拍曲”,楷而不篆。石骨嫩而鬼斧璋,崩一棱若数黍,山鬼胶之,坚如旧,于是更得全其为玺矣。以“曲谈”为“随笔”“丛钞”之续,此亦遥远之事,若在今日,吾友偶读深闺之梦而笑,则亦足矣,是为记。甲戌清明,即二十三年之民族扫墓日。

一九三四年四月五日。

●其他保塔

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其绝顶为宝峰,有保塔,一名宝所塔,盖保塔也。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闻唐亡而惧,乃与妻孙氏、子惟、孙承入朝,恐其被留,许造塔以保之。称名,尊天子也。至都,赐礼贤宅以居,赏赉甚厚。留两月遣还,赐一黄袱,封识甚固,戒曰:“途中宜密观。”及启之,则皆群臣乞留章疏也,甚感惧。既归,造塔以报佛恩。保之名,遂误为保叔。不知者遂有“保叔缘何不保夫”之句。

为人敬慎,放归后,每视事,徙坐东偏,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违颜咫尺,敢宁居乎!”每修省入贡,焚香而后遣之。未几,以地归宋,封为淮海国王。其塔,元至正末毁,僧慧炬重建。明成化间又毁,正德九年僧文镛再建。嘉靖元年又毁,二十二年僧永固再建。隆庆三年大风折其顶,塔亦渐圮,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其地有寿星石、屯霞石。去寺百步,有看松台,俯临巨壑,凌驾松抄,看者惊悸。

塔下石壁孤峭,缘壁有精庐四五间,为天然图画图。黄久文《冬日登保塔》诗:

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日寒山影瘦,霜泐石棱苦。山云自悠然,来者适为主。与子yù谈心,松风代吾语。

夏公谨《保塔》诗:客到西湖上,春游尚及时。石门深历险,山阁静凭危。午寺鸣钟乱,风潮去舫迟。清樽欢不极,醉笔更题诗。

钱思复《保塔》诗: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

题记:文章记叙了保叔塔修建的历史缘由:吴越王听到唐灭亡的消息感到很害怕,就和妻子儿孙去宋朝晋见,但害怕被扣留,才“许造塔以保之”。后果平安回越,虽造塔还愿。此后,朝代更迭,风火蚀毁,随后又有重建,且规模渐大。并且历代诗人多做诗咏之,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胜景。

●其他柳洲亭

柳洲亭,宋初为丰乐楼。高宗移汴民居杭地嘉、湖诸郡,时岁丰稔,建此楼以与民同乐,故名。门以左,孙东瀛建问水亭。高柳长堤,楼船画舫会合亭前,雁次相缀。朝则解维,暮则收缆。车马喧阗,驺从嘈杂,一派人声,扰嚷不已。堤之东尽为三义庙。过小桥折而北,则吾大父之寄园、铨部戴斐君之别墅。折而南,则钱麟武阁学、商等轩冢宰、祁世培柱史、余武贞殿撰、陈襄范掌科各家园亭,鳞集于此。过此,则孝廉黄元辰之池上轩、富春周中翰之芙蓉园,比闾皆是。今当兵燹之后,半椽不剩,瓦砾齐肩,蓬蒿满目。李文叔作《洛阳名园记》,谓以名园之兴废,卜洛阳之盛衰;以洛阳之盛衰,卜天下之治乱。诚哉言也!余于甲午年,偶涉于此,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几效桑苎翁之游苕溪,夜必恸哭而返。

题记:柳洲亭最初在宋代叫丰乐楼,宋高宗赵构南迁杭州后,当年丰收,就建了丰乐楼以与民同乐。这真是刀子离了伤疤就不疼了。看多了杭州的景点,才渐渐感触到,杭州的景点承载更多的是享乐文化,哪怕在多么严峻的形式下。杭州的个xìng太软了。从吴越王到南宋的几代帝王,只一心经营歌舞、佛事,也终于成就了今天杭州的旅游事业。

●其他峡江寺飞泉亭记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jiāo,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纤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校分,独此根分而技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