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 > 第 46 章

第 46 章 免费阅读

不返,童男女三千安在?昔人所传蓬莱三岛,非近非远,近则几席,远则万里,夙有仙骨,呼吸可至。金堂玉室,灵yào瑶草,斑粼紫麝,实有非幻,所以天风吹之而去,为夫凡胎秽器耳。舟抵洛伽,又名普陀,又名小白华山,观音大士道场在焉。山西折有观音洞,洞深黑叫倏,中空擘开,怒涛日夜纵击,龙啸虎吼。又西有善财洞,石峰峭啮,足以断而悬。北折有盘陀石,嵌空刻露轩翥,坐其上可望岛夷诸国,崇刹高栋,兀立波中。撞钟者鼓,与海涛响答,栖真学道者,面壁其间,永与人世隔绝哉!

余读庄子东海若篇,洮洋可戒,每谓寓言耳,乃今信之。谢灵运云“溟涨无端倪”,韩退之云“有海无天地”,非身涉其处,谁知其言之有味哉?乃迹山则有三山,迹佛则有洛加,此尤为冥栖好道者所醉也。余幸生而并海,为安期、大士之乡人,而又得早脱世网,侧身从之,燕昭、汉武当翘首羡我。

题记:这篇文章气魄宏大,铺排夸张,想象奇特,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普陀海天在不同瞬间的千变万化,充分刻划出大海的威力、大海的壮观。

首先,文中嵌进了各种神秘美丽的神话传说,诸如梅福炼石之处、安期生脱鞋归隐之处、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泛海求仙yào之处等,令大海的胜景平添了几分神秘。其次是比喻夸张,联想丰富。如篇首作者写夜宿佛阁,通宵闻风雷声,如万面战鼓,轰鸣而来,令人担心巨涛会将山峰卷去。将会卷向何处?或是上挂在扶桑树上,与阳乌相亲近;或是冲入水府蛟官,与神龙为友。这又令大海的胜景增添了几分浪漫。再次,作者在修辞上用排比对仗的短句,音节短促浏亮,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如“已送乘孤航,浮渺茫,绝东行,鸟迅入疾,瞬息千里。”读来朗朗上口。不愧是明人山水小品中描写海上景色最为雄奇壮观的篇章。

作者简介:屠隆(15421605),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蓬莱仙人等,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进士,曾任青浦知县,礼部郎中,因纵情诗酒声色,被劾罢归。其才思敏捷,动辄千言,词藻华丽,然少裁汰,不免芜杂。作有传奇《昙花记》、《修文记》、《睬毫记》三种,还有《白榆集》二十卷,《由拳集》二十三卷,《栖真馆集》三十一卷,《鸿苞集》四十八卷。

●明朝游五湖记

吴郡之西南,有巨浸焉。广三万六千顷,中有山七十二,襟带三州,东南之水皆归焉。其最大者二:一自宁国、建康等处入傈阳,迤逦至长塘湖,并润州、金坛、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兴以人;一自宣、歙天目诸山,下杭之临安、余杭,湖之安吉、武康、长兴以入,而皆由吴江分流以入海。

一名震泽,(书)所谓“震泽底定”是也。一名具区,(周礼·职方)“扬州之薮曰具区,(山海经)“浮玉之山,北望具区”是也。一名笠泽,(左传)“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是炉。一名五湖、范蠡舟出五湖口,太史公‘登姑苏,望五湖”是也“。五湖者,张勃(吴录)云:“周行五百里,故名。”虞仲翔云:“太湖东通吴县松江,南通乌程言溪,西通宜兴荆溪,北通晋陵隔湖,东连嘉兴韭溪。水凡五道,故谓之五湖。”陆鲁望云:“太湖上禀咸池五车之气,故一水五名。”然今湖中亦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游湖。贡湖,胥湖。莫厘之东周三十余里,日菱湖;其西北周五十里,日莫湖;长山之东周五十里,曰游湖;沿无锡老岸周一百九十里,曰贡湖;胥山之酉南周六十里,曰胥湖。

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夫椒山东日梅梁湖,杜圻之酉、查鱼之东曰金鼎湖,林屋之东日东皋里湖。而吴人称谓,则惟曰太湖云。

题记:五湖即大湖,烟水浩渺。碧波万顷,沿湖古迹众多,风景优美。本文首先介绍了太湖的面积和湖水的来龙去脉,一源自宁国、建康;一来自宣城歙县,汇入太湖之后,再由吴江分流进人大海。其次作者论经数典,有根有据地考证了太湖的不同名称及其来由,足见其博闻广记,学识渊博。文章叙事清楚,语言流畅,地理方位详尽准确。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太湖的情况了若指掌,因而介绍时娓娓道来,指点江山,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游览、了解太湖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又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间进士。弘治初,迁侍讲学士,充讲官。正德元年(1506),进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时中官刘瑾擅权,大学土焦芳趋附,乃去官家居。博学有识,尚经术。文章语言雅正,议论明杨,使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之一变。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等。

●明朝九鲤湖记

闽山称奇胜者,亡如九鲤湖,且著梦灵,宦游者多祷焉。余始笃学,迫试事不得往,已参闽政守莆,窃自喜为地主,乃延山人黄金之及诸生王汝存,出莆西门北行。已折而西入山,雾翁九华,岚献出没,长裕夹道,都著黄花,香来袭人。行三十余里,闻涧声甚厉,凭轼寓目,见怪石林立,踯躅乱开,一佳境也。

已乃涉涧,望云际高山,当悬垣亘而登。异夫喘吁相属,十里而至顶。顶以西万山绵亘,下临不测。如是者又十里而近,湖词之羽士来迎。地稍稍辟为石田,丁耕可庐。其阳,碧水汤汤,初不知为九祭上流也。桥日鲤湖,度桥而登一岭,可半里许,尽岭而祭见。声始喧,目不暇。进至仰仙馆,入门更衣。仙游令具祭品,待余盟而往。数一里至水晶宫,则湖当其前。水晶宫者,九仙所宅也。时意jiāo于神甚虔,奠已出,就湖前小亭,与二客短衣游。羽士前导,山人选竹为杖而游。山人”故善谈,又雅熟山中事。亭之西石壁山岩,佳植笼映,勒“天下大平”四字甚伟,宋人陈谠笔也。壁下有一巨石如鼓,屹立湖旁,一人撼之辄驴。又一小石曰玄珠,湖水溢则与俱浮,皆号灵迹云。览竟,左折而北,得古梅洞,入焉。洞故有梅生其中,遂以名之,今无存矣。洞之右,地稍斥,而九仙阁峙焉。前植老梅,亦缘洞意也。登阁徘徊望,湖水如玉雪可餐,橐中偶携吴中天池茗,命汲水烹之,色味俱绝。再啜而下,始谋选胜以觞。山人云:“此去而南为瀑布泉,为龙擦石,山之第二祭,可席而游也。”遂循洞出,不数步而至,至则三人鼎足坐。余时犹斋,独不能却酒,以块垒须浇,诸瑰观非是莫领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