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经商十训最新章节 > 第 34 章

第 34 章 免费阅读

了增大销售额也会让人伤脑筋。

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是为了在扩大利润幅度的同时,提高销售。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由此把顾客拉到本公司,即是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努力降低成本。

当然,经营变为价格竞争并不是令人高兴的事,这样一来,不管怎样说规模大总会占上风,中小企业没有获胜的优势。因此,为了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与自己的公司置身在哪一行业,进入哪一种事业有密切的关系。在此暂且不谈这个问题。

总之,确实希望老板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不要只看与成本有关的数字,必须具有包括销售额在内的整体经营视点,这是成本管理负责人与经营者的基本不同点。成本管理负责人应倾注全力降低成本,而经营者去关心此事却是错误的。有的商人只会一个劲地喊:“要降低成本,降低!”应该考虑一下是否说得过头了。

那么,商人对有关成本的那些数字,怎样看才行呢?

(1)相对于销售额花费了多少直接成本。商人不应该看直接成本多少,而应该看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在其意义上,把附加价值比率作为指标最合适。附加价值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新价值,一般来说,包括零售和批发业的商业是指销售额总利润(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制造业等工业是指加工额(生产额或销售额减去材料费、外协费),建设业是指完成加工额(完成工程额减去材料费、劳务费、外协费),这些数字相当于附加价值。附加价值与销售额之比为附加价值比率,这几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业为41%~42%,建设业为27%~28%,批发业为18%左右,零售业为大约30%。如果本公司的数字比这些平均值低,说明直接成本花费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努力降低进价,降低对外协作成本等等,将成为经营的重要课题。

(2)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费了多少,指标为销售管理费。销售管理费是指销售员工资、运输、广告宣传、接待jiāo际等销售费加上事务员工资、办公用品、差旅、通讯、房租等管理费。销售管理费与销售额之比即销售管理费比率,平均值制造业大约19%,建设业大约14%,批发业16%~17%,零售业大约28%。超过了这个数值,则说明你的公司比其他公司销售管理费高,因此,必须展开节俭经费的运动。

(3)人事费的大小。人事费简而言之,是指关系到人的经费,合计为工资、奖金、福利保健费等。人事费与销售额之比,即人事费比率,平均值为制造业17%~18%,建设业12%~13%,批发业超过6%,零售业超过13%。人事费过大时,由于不能降低工资,只有削减人员或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销售额,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关注每一个人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个数字是商人应该看得最为重要的数字。另外,更细的是支付利息比率、广告宣传费比率、福利保健费比率等。通过各种成本,可以看到各种指标。

商人的成本感觉,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视点,即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也就是公司每小时花费多少成本,获得多少成果。时间是人们平等拥有的资产,要从这个资产是否有效地被利用的视点去看待成本和成果。

具体来说,就是将销售额和毛利润及有关成本的数字除以实际工作时间。重要的是从其视点上经常检查整个公司和每个职工的动向。以这样的感觉环视公司内部的情况,会意外地发现浪费时间的现象。例如,五点钟为下班时间,经常在四点半左右工作效率就已经开始下降。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是如此。

如果五点钟为下班时间,那么在五点钟之前的时间里,全体员工对工作全力以赴才是本来的姿态,但事实上在大约30分钟之前就已经在开始整理,在与同事聊天,这30分钟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可言。

加班时又怎么样呢?当然,也有人在继续全力以赴,但也有些人一到加班便拖拖拉拉。这种人一般是没有必要加班却在加班,即不外乎为了挣加班费的“生活加班”。仔细检查的话,会发现成果只有白天的1/2或1/3左右的情况不等。这样一来,加班费使人事费猛涨,大大压制利润,导致所谓的人事费破产。

比起表面上出现的数字,严格地关注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这些日常的现实更为重要。

一个立志成功的商人为了养成这种感觉,不妨首先计算一下自己单位小时的人事费是多少,可能的话以十分钟,不,以一分钟单位来计算看看。而且,也算算单位小时产生了多少成果。再者,经常检查一下员工们到下班时间为止的工作时间是否在全力冲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把降低管理费当作多挣钱的方法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力求勤俭持家。公司经营和工业生产也是如此,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福特公司总经理李艾柯卡在他的自传中说:“多挣钱的方法只有两个:多卖,或者降低管理费。”

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产品售价,这是提高竞争力、改善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艾柯卡在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都非常重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也是他经营成功的秘诀所在。

艾柯卡刚担任福特公司总经理时,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召开高级经理会议,确定降低成本的计划。他提出了“四个5000万”和“不赌钱”计划。

“四个5000万”也就是在抓住时机、减少生产混乱、降低设计成本、改革旧式经营方法这四个方面,争取各减5000万管理费。

以前工厂每年准备转产时,要花两个星期的时间,而这期间大多数的工人和机器都闲着。这使一部分人力和物力浪费,长期积累,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艾柯卡想,如果更好地利用电脑和更周密地计划,过渡期可以从两星期减为一星期。过3年后,福特公司就能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做好转产准备,这一速度在汽车行业是旷古未有的,为公司每年减少了几百万的成本开支。

3年后,艾柯卡实现了“四个5000万”的目标,公司利润增加2亿元,也就是在不多卖一辆车的情况下,就增加了40%的利润。

一般的大公司,都有几十项业务是赔钱的,或者说赚钱很少,福特公司也如此。艾柯卡对汽车公司的每项业务都是用利润率来衡量的。他认为每个厂的经理都应该心中有数:他的厂是在给公司赚钱呢,还是他造的部件成本比外购还贵?

所以,他宣布:给每个经理3年时间,要是他的部门还不能赚钱,那就只好把它卖出去算了。

到了70年代初,艾柯卡甩掉了将近20个赔钱部门,其中有一个是生产洗衣机设备的,办厂几年,没有赚过一分钱。这就是艾柯卡的“不赔钱”计划,他通过这种办法尽量减少公司负担,节约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设备,使公司的相对利润急剧上升。艾柯卡也因此得到了众多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